證人不愿意出庭作證怎么辦
可以向證人說明原因及不出庭作證的后果,說服證人出庭作證。
證人不出庭作證的原因
(一)、證人受傳統落后的思想影響,主觀上不愿出庭作證。自古以來,百姓進衙門都被人們認為是不好的事,同時,“家丑不可外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更是影響甚深。有些人法律意識不強,認為作證就是在人家背后下“黑手”,不是光明正大行為,會被人恥笑。而有些人則缺少正義感,“不關己事,高高掛起”,總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怕給自己帶來不便,得不償失,很少考慮到被害人的感受。同時,證人也害怕出庭作證會遭到打擊和報復,給家人帶來不安全。處于以上原因,證人主觀上都不愿出庭作證,甚至不愿作證。
(二)、執法人員執法水平不高,沒有充分認識到證人出庭作證的重要性。目前很多的執法工作人員沒有認識到證人出庭作證的重要性,認為證人證言的書面材料和證人出庭作證的法律效力都是一樣的,在讓證人出庭作證就是多此一舉,浪費時間了。所以,他們在工作中,往往只要求有證人證言備錄在案,開庭是卻不要求證人到庭出庭作證。法庭質證階段時,質證工作也只是走走過場、走形式。即使被告人和其辯護人對證人證言提出疑義時,也不聞不問,這不但損害了被告方的合法訴訟權利,同時也挫傷了證人出庭作證的義務感,他們更加不愿意出庭作證了。
(三)、法律對證人出庭作證制度的相關規定不健全,這是最關鍵的原因,也是前兩條原因的原因。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責任對自己提出的主張向法院提供證據。也就是說,民事訴訟的舉證義務主要是由當事人自己履行。如果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我國目前沒有關于民事訴訟強制證人出庭的規定,也沒有規定證人不出庭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證。因此,在民事訴訟中,證人不愿出庭作證是不能作出處罰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中關于牙齒脫落的傷殘評定標準
2021-03-05交通事故調解
2021-01-22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效力
2021-01-22觸犯別人隱私怎么量刑
2021-03-17高速打電話被拍怎么處罰
2021-03-17交通事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07土地違法執法監管得到長效保障機制
2021-03-16“熊孩子”給主播刷禮物錢款能追回嗎?最高法:可以!
2020-11-13聊騷能作為離婚的證據嗎
2021-01-09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
2021-03-14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交通事故簽了責任書多久賠償
2020-11-23續簽的勞動合同期限必須原來的一致嗎
2020-11-27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05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