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證據保全的含義
證據是整個仲裁活動的基礎和核心。仲裁證據保全,是指根據仲裁當事人的申請,在證據可能滅失或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由人民法院對證據及時采取保護措施,以保存證據證明力的活動。《仲裁法》第46條規定: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申請證據保全。當事人申請證據保全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提交證據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
二、申請仲裁證據保全的條件和證據保全的執行
(一)申請仲裁證據保全的條件
從《仲裁法》第46條的規定可以看出,證據有滅失或以后難以取得的可能性,是當事人申請證據保全的前提條件。這一規定也同樣適用涉外仲裁。這里列出了兩種情形:第一是證據有可能滅失;第二是證據以后難以取得。
1、證據有可能滅失。是指若不及時采取措施,證據材料可能不復存在,就會失去證據,從而給查明案件事實造成障礙。如證人因年老病重,有死亡的可能;物證有腐爛變質的可能等,遇到這種情況,應提前制作證人證言筆錄或錄音,對物品進行勘驗。
2、證據以后難以取得。證據以后難以取得并不是不能取得而是取證相當艱難。也就意味著將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物力、人力,給調查證據造成很大的困難或不便。如證人將要出國訪問、留學、定居、探親等。如果不提前進行調查取證,待證人出國,再去收集證據,人民法院不管是采用司法協助的方式收集證據還是等待證人回國,都將不可避免的導致拖延案件審判,浪費寶貴的時間、物力、人力等。
(二)仲裁證據保全的執行
《仲裁法》第46條明確規定當事人申請證據保全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提交證據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這里實際上是對當事人和仲裁委員會作出了兩點重要的限制:一是仲裁當事人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證據保全;二是仲裁委員會無權采取證據保全措施。仲裁委員會在證據保全中起到的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并且是必經程序。同樣的,該條也明確了證據保全的受理法院。雖然證據保全規定也同樣適用涉外仲裁,但在受理法院上卻有一點區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11條規定,國內證據保全由證據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對符合證據保全條件的申請作出裁定,并予以執行,不符合條件的,裁定駁回申請。該法第12條規定涉外仲裁過程中當事人提出的證據保全申請由證據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裁定。由此可見,證據保全在國內仲裁和涉外仲裁中的地域管轄是一致的,不同的是級別管轄,一個是基層人民法院,一個是中級人民法院。
三、仲裁證據保全存在的相關問題
《民事訴訟法》和《仲裁法》是我國處理仲裁證據保全問題的主要法律依據。但在實際操作層面上,該兩部法律中關于仲裁證據保全問題的相關規定與實踐存在一點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仲裁與勞動監察有哪些區別
2021-03-05起訴狀可以用打印件嗎
2021-03-26如何分期繳付注冊資本
2021-01-27請求交通賠償需準備的材料
2021-01-03非法封路怎么處理
2021-03-23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女兒和孫子誰的繼承權大
2021-02-24自愿加班能要求加班工資嗎?
2021-01-13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定
2021-03-21關于建筑工程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的法規
2021-03-22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及險別
2021-01-27沒在現場報案保險公司需不需要理賠
2021-02-23貨運車損毀公共設施保險公司未履行義務敗訴
2020-12-11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改裝后的車如何理賠
2020-11-21如何定性保險利益
2020-12-03保險公司以保險標的坐落地與案發地不一致拒絕理賠,怎么維權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