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應當將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被害人死亡或者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的,應當告知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訴訟代理人。告知情況應當制作筆錄。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訴訟代理人鑒定結論的,可以只告知其結論部分,不告知鑒定過程等其他內容。將鑒定結論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這是我國《刑事訴訟法》為保護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合法權益作出的一項規定。但是在司法實踐中,由于法律沒有規定告知期限,偵查人員往往不重視在偵查階段將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告知這些人員,而在開庭審理時才由檢察人員出示,讓這些人員知道鑒定結論的內容。
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侵犯了這些人員的訴訟權利。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不服鑒定結論,申請補充鑒定或重新鑒定,且理由充分,則失去或者延誤了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的時間,甚至因為間隔時間過長,一些鑒定的必備條件發生了變化(如用于比對鑒定的消耗品已經滅失),從而使補充鑒定或重新鑒定無法進行。即使能夠進行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但其鑒定結果必異于偵查時期的鑒定結論。 由于前后鑒定結論不產致,容易使被害人或犯罪嫌疑人對鑒定結論的信任程度降低,導致對司法機關的不信任,產生社會不穩定因素。因此,盡管法律沒有規定將鑒定結論告知案件有關人員的期限,但從保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權益角度著想,偵查人員也應當在收到鑒定結論后盡快將結論內容告知相關人員。 依據指引: ①《中華人民基和國刑事訴訟法》(1996年3月17日) 第一百二十一條 偵查機關應當將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請,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②《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1998年9月2日) 第一百四十四條 鑒定人應當出庭宣讀鑒定結論.但經人民法院準許不出庭的除外。鑒定人到庭后,審判人員應當先核實鑒定人的身份、與當事人及本案的關系.告知鑒定人應當如實地提供鑒定意見和有意作虛假鑒定要負的法律責任。 鑒定人說明鑒定結論前,應當在如實說明鑒定結論的保證書上簽名。 ③《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1998年5月14日) 第二百四十一條 公安機關應當將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對鑒定結論有異議提出申請,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后,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④《火災事故調查規定》(1999年3月15日 公安部發布) 第二十四條 公安消防機構應當根據火災現場詢問、現場勘查、技術鑒定等調查情況,作出火災原因認定.制作《火災原因認定書》(式樣附后)。 《火災原因認定書》自作出之日起七日內送迭有關當事人。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婚前買了一套房,婚后又買的房算第二套房嗎
2021-02-21商標注冊中共同申請的代表人應如何確定
2021-02-02兒童車禍賠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2監外執行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29如何調查老婆出軌證據
2020-12-27能追討過去的贍養費嗎
2021-03-03先予執行的申請流程是什么
2020-11-22交通事故索賠技巧
2020-11-18交通事故處理的程序及交通事故處理的期限
2020-11-25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3-25擔保合同如何履行
2020-12-15主債權還沒成立,擔保合同還成立嗎
2021-01-13單位集資房是二套房嗎
2021-01-16房產證抵押貸款還需要銀行流水嗎
2021-01-05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預收保險費還未出保險單期間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理賠
2020-12-13死亡險被保險人不認可保險金額,合同有效嗎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