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時效中斷及中斷后果的含義是什么
仲裁時效中斷是指在仲裁時效進行之中,申請仲裁,權利人要求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使得原來以過的時效期間統歸無效,待時效中斷事由消除后,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起算的一種法律現象。發生仲裁時效中斷時,已經進行的仲裁時效期間統歸無效,重新開始計算時效期間。《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這里的“中斷時起”應理解為中斷事由消除時起。如權利人申請調解的,經調解達不成協議的,應自調解不成之日起重新計算;如達成調解協議,自義務人應當履行義務的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等。
二、仲裁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象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因此,仲裁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有三種情形:
①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如勞動者向用人單位討要被拖欠的工資或者經濟補償。
②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如勞動者向勞動監察部門或者工會反映用人單位違法要求加班,請求保護休息權利;也可以是向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③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如勞動者向單位討要被拖欠的工資,用人單位答應支付。
這里需要注意,認定時效是否中斷,需要由請求確認仲裁時效中斷的一方當事人提供有上述三種情形之一的證據。因此,需要當事人有證據意識,注意保留和收集證據。
三、仲裁時效有多長?
仲裁時效分為普通仲裁時效和特殊仲裁時效。按照法律的規定,普通仲裁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則不予保護。
特殊仲裁時效是指普通仲裁時效以外的特定仲裁時效。例如,合同法第129條的規定,因國際貸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申請仲裁的期限為4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
如果您還有相關的疑惑,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套路貸報案立案條件
2021-01-31行政處罰的設定權限有哪些
2021-01-26案件駁回起訴要開庭審理嗎
2020-12-272020金融消費者權益如何保護
2020-11-26圖書的著作權歸屬是怎樣確定的
2021-03-22什么財產作為抵押物需要辦理抵押物登記
2021-03-052020女方離婚起訴書范文
2020-12-06去拘留所探視要帶什么手續拘留所
2020-12-08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裝修合同到期未完工業主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23房地產評估的原則
2020-11-30簽了就業協議又想解約
2020-12-16勞動合同糾紛被告是否要反訴
2020-12-13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100錯寫成1000人壽保險按哪個支付
2020-12-27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的構成要件
2021-02-26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