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17日第三屆青島仲裁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修訂)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證公正、及時地仲裁民商事糾紛,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青島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以下簡稱《仲裁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權益糾紛,可以依法向本會申請仲裁。
本會不受理因下列糾紛和爭議提出的仲裁申請:
(一)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
(二)依法應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
(三)勞動爭議;
(四)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糾紛。
第三條當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愿,達成仲裁協議。
第四條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和以其他書面方式在糾紛發生前或者發生后達成的將糾紛提交本會仲裁的協議及補充協議。
仲裁協議應當具有下列內容:
(一)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項;
(三)選定本會的意思表示。
第五條仲裁協議獨立存在,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
第六條本會有權對仲裁協議的效力及仲裁案件的管轄權作出決定。
第七條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本會作出決定或者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請求本會作出決定,另一方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應當在首次開庭前以書面形式提出,未在上述期限提出的,視為同意接受本會仲裁;當事人協議不開庭審理的,應當在首次提交答辯書前以書面形式提出。
第八條當事人協議向本會申請仲裁的,即視為同意按本規則進行仲裁。當事人另有約定并經本會主任同意的從其約定。
第二章申請與受理
第九條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仲裁協議;
(二)有具體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
(三)屬于本會的受理范圍。
第十條申請人申請仲裁應當向本會遞交仲裁協議、仲裁申請書及副本。
第十一條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被申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住所、郵政編碼、電話號碼,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姓名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勞動合同范本格式范本
2021-03-08放棄撫養權需要公證呢
2021-01-01合同欺詐是犯罪嗎
2021-01-06警察如何辦理治安案件
2021-01-31外賣不讓進小區違法嗎
2020-12-14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怎么辦
2021-01-10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勞務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
2021-02-27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2021-01-01實習期最長的是多少
2020-12-31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4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3-05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嗎
2021-01-08保險賠完肇事者還賠嗎
2021-03-10交通肇事跑路保險能賠嗎
2020-12-29欺騙誘導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1-01-18強制保險過期了會怎么處罰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