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向法院提交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身份證明及相關證據,向法院提交再審申請書,并按照對方當事人人數提出副本。
再審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1)申請再審人與對方當事人的姓名、住所及有效聯系方式等基本情況;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及有效聯系方式等基本情況;
(2)原審法院的名稱,原判決、裁定、調解文書案號;
(3)申請再審的法定情形及具體事實、理由;
(4)具體的再審請求。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理當事人提出再審申請。
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以法定事由,向原審法院的上一級法院申請再審的,上一級法院應當依法受理。法院應當自收到符合條件的再審申請書等材料后5日內完成向申請再審人發送受理通知書等受理登記手續,并向對方當事人發送受理通知書及再審申請書副本。對方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15日內提交書面意見;不提交書面意見的,不影響法院審查。法院可以要求申請人和對方當事人補充有關材料,詢問有關事項。
法院受理再審申請后,應當組成合議庭,自收到再審申請書書之日起3個月內審查,審查圍繞再審事由是否成立進行。經審查認為申請再審事由成立的,應當徑行裁定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超過法定期限,或者超出法定再審事事由范圍,或者申請再審事由不成立的,應當裁定駁回再審申請,駁回再審申請的裁定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審查期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
在審查再審申請過程中,對方當事人也申請再審的,法院應當將其列為申請再審人,對其提出的再審申請一并審查。申請再審人在案件審查期間申請撤回再審申請的,是否準許,由法院裁定。申請再審人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接受詢問,可以裁定按撤回再審申請處理。審查再審申請期間,檢察院對該案提出抗訴的,法院應依法裁定再審,申請再審人提出的具體再審請求應當納入審理范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院可以裁定終結審查:(1)申請再審人死亡或者終止,無權利義務承受人或者權利義務承受人聲明放棄再審申請的;(2)在給付之訴中,負有給付義務的被申請人死亡或者終止,無可供執行的財產,也沒有應當承擔義務的人的;(3)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且已履行完畢的,但當事人在執行和解協議中聲明不放棄申請再審的權利的除外;(4)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可以另案解決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決定和股東會決議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5如果出讓土地拆遷有賠償嗎
2020-11-30惡意砸別人車玻璃是犯法嗎
2020-11-13對驗房結果不滿意怎么辦
2020-11-27未成年做臨時工犯法嗎
2021-03-15最新勞動法是哪一年頒布的
2021-02-22怎樣確定損害賠償的范圍?
2020-11-25產品侵權商標人有責任嗎
2020-11-08居間方對合同履行是否有保證責任
2021-01-24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
2021-03-17舉行婚禮沒有結婚手續怎么辦
2021-02-03撤銷仲裁裁決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7勞動合同期限錯了還有效嗎
2021-02-15欠招行5萬逾期1年怎么處理
2021-02-18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索取回扣造成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22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購房時怎么處理面積的差異
2021-01-01勞動合同期限怎么填
2021-01-02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企業做出調崗決定,員工是否應無條件服從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