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流程:
1、起訴,即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立案審查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受理后,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并立即開始執行
3、排期開庭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如果達成調解協議,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行;未達成調解協議,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
5、宣判同意判決,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行申請;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區分對待:
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主體結構
訴訟程序的另一層含義是主體之間的關系安排,即程序的主體結構,學理上也稱為訴訟法律關系。訴訟程序涉及兩類不同的主體結構:一類是審判權與訴訟權的關系結構,另一類是訴訟權相互之間的關系結構。由于訴訟程序為典型的權力型程序,因此,權利主體的訴訟權與權力主體的審判權構成了訴訟程序的基本矛盾。訴訟權(或曰訴權)理論在民事訴訟法學中源遠流長,先后出現過私權訴權說、抽象訴權說、具體訴權說、本案判決請求權說、訴訟內(外)動態訴權說、訴權否定說等理論學說。
在公法學不發達的19世紀以前,私法的訴權說(即私權訴權說)占據統治地位。該學說認為訴權是每一項實體權利受到侵犯后產生的一種特殊權利,是實體權利的組成部分,是在訴訟中實現的實體權利。私權訴權說的缺陷在于,要求法院在受理案件之前即須查明原告有無實體權利,否則不予受理,這就使實體權利成為訴權行使的前提,從而根本上顛倒了訴權行使與實體權利查明之間的時序關系。馬克思對此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他說:“應該認為,不承認私人對自己私人案件的起訴權的立法,是違背市民社會最起碼的基本原則的。這樣,起訴權就從理所當然的獨立的私人權利變成為國家通過法官所恩賜的特權了。”19世紀后半期,隨著公權觀念的興起,訴權也就有原來的私權演變為對于國家的公法上的權利,抽象訴權說(與之相對出現了訴權否定說)、具體訴權說(即權利保護請求權說)、本案判決請求權說、訴訟內(外)動態訴權說以及司法行為請求權說相繼出現。上述學說都認為訴權是純粹訴訟上的權利,純粹公法上的權利,訴權不是對于被告的權利,而是對于國家司法機關的權利;訴權不依附于民事權利,而是獨立于民事權利之外。使訴權概念得以進一步發展的是前蘇聯的二元訴權說。該學說認為,訴權是表示多種不同概念的術語:一是指程序意義上的訴權,亦即起訴權,是當事人請求法院給予司法保護的權利;二是實體意義上的訴權,它是指處于能夠對義務人強制實現狀態中的主體民事權利。二元訴權說第一次明確了訴權概念的雙重意義,避免了把不同的訴權概念混為一談的可能性。但是,二元訴權說也有缺陷,即訴權這一術語的多義性有害于法律的正確適用,因此有必要將訴權的概念重新理解。訴訟程序的另一層含義是主體之間的關系安排,即程序的主體結構,學理上也稱為訴訟法律關系。訴訟程序涉及兩類不同的主體結構:一類是審判權與訴訟權的關系結構,另一類是訴訟權相互之間的關系結構。由于訴訟程序為典型的權力型程序,因此,權利主體的訴訟權與權力主體的審判權構成了訴訟程序的基本矛盾。訴訟權(或曰訴權)理論在民事訴訟法學中源遠流長,先后出現過私權訴權說、抽象訴權說、具體訴權說、本案判決請求權說、訴訟內(外)動態訴權說、訴權否定說等理論學說。在公法學不發達的19世紀以前,私法的訴權說(即私權訴權說)占據統治地位。該學說認為訴權是每一項實體權利受到侵犯后產生的一種特殊權利,是實體權利的組成部分,是在訴訟中實現的實體權利。私權訴權說的缺陷在于,要求法院在受理案件之前即須查明原告有無實體權利,否則不予受理,這就使實體權利成為訴權行使的前提,從而根本上顛倒了訴權行使與實體權利查明之間的時序關系。馬克思對此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他說:“應該認為,不承認私人對自己私人案件的起訴權的立法,是違背市民社會最起碼的基本原則的。這樣,起訴權就從理所當然的獨立的私人權利變成為國家通過法官所恩賜的特權了.
在以后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需要法律判決公道的事情,這是我們應該熟記與怎樣訴訟相關的法律流程,維護自己的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效力未定的合同有哪幾種類型
2020-12-01勞動合同解除方式
2020-11-20前罪未執行能否認定累犯
2021-03-22不服交通事故認定,能否提起訴訟
2020-12-29物業管理費包括垃圾處理嗎
2020-12-29購買汽車合同效力如何
2021-02-03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年輕人如何買保險,買保險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2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可以提前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嗎
2021-03-23投保人應該履行什么義務
2020-12-23車主購買車險后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不賠
2020-12-09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需要理賠
2020-12-192020年非農戶口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
2021-03-15我國法律對城鎮居民房屋的補償方式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