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子女監護權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1、現有的監護人喪失了監護能力。例如,無生活來源,失去勞動能力,智力有障礙。
2、監護人不履行監護權,即監護人有能力但不履行監護的職責,如有經濟能力,但不支付,對未成年人生活,學習,成長不管不問。
3、由于失去監護人。有的未成年人由于發生了不可預料的事情,從而失去了監護人等。
二、人身監護權的內容
人身監護權監護權的人身監護權與親權中的身上照護權的內容基本相同,具體包括:
(1)住居所指定權。未成年人不得隨意離開監護人指定的住所和居所。此權利由監護人行使。對于精神病人,亦同。
(2)交還請求權。當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被人劫掠、誘騙、拐賣、隱藏時,監護權享有請求交還被監護人的權利。
(3)被監護人身份行為以及身上事項的同意權。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不能獨立行使身份行為和獨立決定身上事項,必須經監護人同意,方能行使。如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職業的許可,法律行為的補正等,都由監護人為之。
(4)撫養義務。這一義務源于親屬權的義務,監護人應當為被監護人提供扶養費,包括生活費、教育費和醫療費等費用,但被監護人有財產的除外。對被監護人無法定扶養義務之人,不承擔此項義務。
(5)對被監護人監督、教育的權利和義務。被監護人是未成年人的,其教育、監督的權利和義務,與親權的內容相同;被監護人是精神病患者的,監督的權利義務有特殊的內容,除了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不受侵害外,還負有監督精神病人不得侵害他人的權利。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監督不力,被監護人侵害他人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的,監護人應承擔賠償的義務。
(6)對于精神病人的特定護養、救治義務。應根據具體情況,對被監護人進行醫治,促使其康復。
監護人是對沒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一種保護,監護人不但要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還要保護未成年人的財產安全。未成年人犯罪,監護人雖然不會承擔刑事責任,但是會承擔民事責任,比如說民事賠償責任。
年滿多少歲就沒有監護權了
監護權判給了對方卻不照顧孩子怎么辦
“有錢”是否代表一定能獲得子女的“監護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旅游中被強制購物,事后發現上當受騙如何處理
2021-02-16贍養協議和房產轉讓協議能一起寫嗎
2021-01-26企業可以以曠工為由開除員工嗎,曠工是否屬于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事由
2021-01-19新拆遷條例終結暴力拆遷
2020-12-10經濟犯判五年能假釋嗎
2021-01-16第一查封人有優先受償嗎
2020-12-30兩個以上法院有管轄權如何處理
2020-12-26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勞務合同可否定免責條款
2021-03-19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1-02病假單位會辭退嗎
2020-12-26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購房合同附件中的約定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2-28發生勞動糾紛時該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2021-01-21公司股東的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20產品責任險條款(涉外)
2021-02-14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哪些原則適用于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1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