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期一般怎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82條規定:“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期間屆滿的最后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后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但審判實踐中,常有當事人因對順延期理解有誤而錯過上訴期或申請強制執行期。如:張某于6月6日收到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其于6月16日向一審法院遞交了上訴狀,一審法院當日向其送達了預交上訴費通知書,限其在七日內交納上訴費用,按規定張某應于6月23日前交納上訴費用,但張某未有提前交費,直到6月23日其想到法院交費時,卻因當日是星期六而無法交費,張某經了解得知星期六、星期天可以順延,便認為此兩日均為順延時間,于是直到6月26日才到法院交費,結果被法院告知已超過上訴交費期,就此張某因自己對法定順延期的理解錯誤而喪失了上訴權。這些問題的出現,主要是由于當事人對法律規定不了解或了解不夠所致。
針對上述現象,筆者認為人民法院有必要加以釋明,在向當事人送達法律文書時除依法告知上訴期、申請強制執行期外,一并以書面形式向當事人釋明:“若遇上訴期或申請執行期的最后一日系節假日時,可在節假日過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內行使上訴權或申請執行權,逾期則上訴權或申請強制執行權喪失。”以有效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彰顯司法為民的理念。
上訴期分類
民事上訴期民事判決十五日,民事裁定十日。
刑事上訴期刑事判決十日,裁定五日。
行政上訴期行政判決十五日,裁定十日。期限的最后一日為法定假日或休息日的,該期限順延至法定假日或休息日結束后的次日。涉外期間的特殊規定:答辯期、上訴期(不分判決與裁定)、訴前財產保全的起訴期都是30天,且答辯期與上訴期可以延長。
小編提醒,上訴期經過后,一審判決或裁定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只能申請再審。因此,如果確定要申請上訴,一定要把握好時間,避免錯過上訴期,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權益。當然,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在線法律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肇事逃逸后幾天算安全
2021-01-10被判有期徒刑的人有選舉權嗎
2020-12-27遺囑繼承及遺囑的形式
2020-11-13電線桿占地補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三
2020-12-17律師服務收費政府指導價的基準價如何確定
2021-01-20股份制企業的董事會以什么名義申請行政復議
2020-12-24賣方逾期交貨能雙倍要求返還定金嗎
2020-11-27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進行傷殘鑒定
2020-12-25減刑的適用條件
2021-03-24商業匯票包括哪些
2021-03-10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2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合同擔保方式有哪些
2021-01-04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在發展商處購房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剛簽的勞務派遣合同改簽外包合同合法嗎
2021-03-08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