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追及效力的含義
物權的追及效力,通常又稱為追及權。專家、學者對于物權的追擊效力是否為物權的一項獨立效力,歷來就有兩種見解。贊成者認為,追及的效力是一種獨立的效力,與物上請求權是不同的。兩者雖有重疊之處,但不能相互替代,物權的請求權適用于非法占有的情形,在輾轉取得標的物的人是否合法取得或占有的情況下,則應適用追及力。而反對者認為,追及的效力并不是一種獨立的權利,應包括在物上請求權之中,它不過是物上請求權中的返還請求權。如果將追及的效力獨立出來,則物上請求權就必然沒有獨立存在的價值。臺灣學者鄭*波老師贊同了后一見解,并認為這種效力應當包括在物權的優先效力和物上請求權之中。
法律規定
我國《物權法》第106條規定:“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在此種情況下所具有的追及效力顯然屬于物上請求權的一種形式,但它是一項獨立的物權效力,不能等同于物上請求權。另外當抵押人擅自轉讓抵押物給第三人時,抵押權人得追及至抵押物之所在行使抵押權。
最后,物權的追及效力不是絕對的,法律在確認善意取得制度之后,物權的效力應當受到善意取得適用的限制。換句話說,善意取得制度就是對物權追及效力的限制,但并不是說物權的追及效力與善意取得制度矛盾。物權追及力說的在我有物權的前提下,無論物被誰占有控制,我都可以追及至物的所在地行使權利。善意取得說無權處分權人未經我的許可把我的物賣了,第三方不知情又支付了對價,那么第三方即善意的第三人就對該物取得了所有權。關鍵是一物一權,你有了所有權我就自動喪失了所有權,沒有了所有權,自然沒有辦法再追及了。
物權追及效力的限制
為了維護交易安全,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我國物權法對物權的追及效力設了若干限制:(1)善意第三人對標的物的占有受即時取得制度和取得實效制度的保護。當善意第三人按即時取得制度或取得實效制度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時,原所有權人無權請求善意第三人返還原物,只能依據《物權法》第106條第二款的規定請求無權處分權人賠償損失。(2)物權未按法定公示者,不具有對抗善意第三人的法律效力。(3)物權登記錯誤時,真權利人對與登記名義人進行交易的善意第三人也不具有追及力。
屬于我們自己的權力,我們要維護,不只是利益的驅使,也有尊嚴的部分,我們要學會行使物權追擊效力,維護屬于我們的權力和利益,學會使用法律武器,維護我們的一點一滴的權力。如果您問題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期徒刑緩刑算不算有期徒刑
2020-12-27房客未經房東同意轉租房屋犯法嗎
2021-01-19房屋買賣違約訴訟流程
2021-02-16試點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如何納稅
2021-01-13股權變更能否辦理土地抵押
2020-11-30哪些民事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2020-11-20如何理解人民調解的尊重當事人權利原則是什么
2021-01-24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據什么判定責任歸誰
2020-11-30交通肇事者不交醫療費怎么辦
2021-01-25國有資產流失的主要形式和危害,怎樣有效監督
2021-03-14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幾種情形
2021-01-30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購買人壽保險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賠償責任誰承擔
2021-02-12可以委托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保險公估及保險公估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3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呢
2021-02-28購買人身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