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能簽遺贈撫養協議嗎
按現行法律規定,即使老人有配偶,仍然可以與別人簽訂遺贈撫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一條 公民可以與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二、法律有哪些特點:
(1)是一種單方法律行為。只要將遺贈內容載入遺囑,不需要遺贈受領人同意即可產生法律效力。但遺贈受領人可以拒絕接受,也可以放棄受遺贈。拒絕接受或者放棄后,該項被放棄的遺贈由其他繼承人按比例分配。
(2)遺贈人只能是自然人,遺贈受領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但作為遺贈受領人的自然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3)是死后法律行為。即遺贈人生前所為的遺贈行為只有到他死亡時才發生法律效力,遺贈受領人才有權取得遺囑中所指定的遺贈給他的遺產。
(4)是一種無償法律行為。遺贈人只能通過遺贈給受遺贈人帶來某種財產利益。只有當遺產中的利益大于債務時,遺贈人方可將全部或部分遺產贈與受遺贈人,以使其最終獲得利益。
(5)不能代理。遺贈必須由遺贈人本人用遺囑的形式直接進行意思表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對遺贈有所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受遺贈人應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的明確表示,到期未作明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如遺贈受領人先于遺囑人死亡,則遺贈無效。
遺贈的當事人可以繼承也可以拒絕辦理,遺贈的當事人員可以是自然人或者法人,按照遺贈的意愿,辦理遺贈的條款。遺贈當事人應在遺囑協議生效后的兩個月辦理遺贈的接收或者拒絕,按照遺囑的規定流程,繼承遺贈協議的合法遺產財產。
遺贈與遺囑繼承該怎么區分
如何辦理遺贈撫養協議公證?
遺贈撫養協議沒寫日期是否有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繼承人向法院表示要放棄繼承的,是否要做筆錄
2020-11-14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最長多長時間
2020-11-27無期徒刑可以緩刑嗎
2020-12-22失信是永久性的嗎
2021-03-18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約定不明確怎么辦
2021-01-07法定贍養人
2021-02-19申請法官回避的時限
2020-12-16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投保人壽保險可能會存在哪些誤區
2020-12-28什么是老賴
2021-01-09離婚時可供分割的財產險有哪些
2021-03-25簽發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0-11-12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保險追償權糾紛答辯狀
2020-12-06財產保險合同如何分類
2021-02-16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喝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28買車險要注意哪些誤區
2020-11-11土地承包經營權指的是什么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