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證的順序是如何進行的
首先由原告出示證據,同時對證據的形式、內容、來源及欲證明的事實等內容進行陳述;然后由被告、第三人對原告提出的證據能力及證明力的有無、大小進行質詢,同時由被告出示證據,并對證據作出說明,由原告、第三人對被告提出的證據進行質疑和辯駁;接著由第三人出示證據,并對證據進行說明,由原告、被告對該證據進行質詢;最后,各方當事人可就各自的證據相互間進行辯論。如此明確的規定庭審中當事人質證的順序,有利于提高訴訟效率,同時,也體現了原告、被告、第三人在訴訟中的地位和訴訟權利的平等原則。
另外,質證的證據不僅包括當事人提供的證據,還包括人民法院調查收集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依照當事人的申請調查收集的材料,作為提出申請的一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在質證時,仍應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由當事人提出,進行質證。人民法院依職權調查收集的證據,也應該在庭審中出示,然后按照質證順序由當事人進行質疑和辯駁。法官可就該證據的情況予以說明,但該說明不是法官對證據的辯駁,質證的主體始終是訴訟當事人。
如何質證:
證據是決定案件成敗的關鍵,當事人不能提供證據或者提供的證據經過質證不能證明自己有訴訟主張的,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一般是敗訴結果。在法庭上出示的證據的種類,數量都比較多,面審理案件的時間是相對有限的,甚至是很短的,如何在較短的時間風對證據進行質證,發表意見,判斷是非,查明事實的真相呢?
一、證據必須經過當事人在法庭上質證
證據應當上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質證。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當事人在證據交換過程中認可并記錄的證據,經審判人員在庭審中說明后,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應當保密的證據,不得在開庭時公開質證,但是仍然接受當事人的質證。
二、證據應當是原物或原件
對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進行質證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出示證據的原件或原物。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在一般情況下,民事訴訟的質證,需要由原告出示證據,然后由被告出示證據,有第三人的,最后由第三人出示證據,進行質證。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有限合伙人股東欠伙企業款算侵權嗎
2020-12-15如何預防拖欠工程款
2021-02-19專利侵權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如何確定
2021-03-14轉繼承份額該怎么計算
2021-02-16喪偶婦女的財產繼承是否會因子女少分
2021-01-25工資發兩張卡工傷賠償怎么認定工資
2021-01-12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單位集資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2-10集資房轉讓需繳納什么費用
2020-11-16住房公積金賬戶能否執行
2021-01-18房屋做析產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25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勞動合同逾期多久視為解除
2021-03-19退休離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6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利益對象是什么
2020-11-13論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0-11-24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