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九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另根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學校的校舍、場地、其他公共設施,以及學校提供給學生使用的學具、教育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或者有明顯不安全因素的,應當視為學校等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的法定職責。
如系學校提供的設施存在安全隱患造成,學校未盡到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可要求學校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相關知識:糾正觀念誤區
一些家長認為孩子交給學校,學校就是孩子的監護人。
(1)學校不是監護人
所謂監護,是一種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人(10歲以下)、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10-18歲)的人身、財產及其它合法權利而設立的特定保護人的民事法律制度。
《民法通則》明確規定未成年人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其他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職責,經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沒有將親權之外的學校列為監護人。
監護人應履行的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不受損害;保管被監護人的財產;擔任被監護人的法定代理人等。
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并不是一種民事法律關系。學校是實施國家義務教育的機構,承擔的只是"教育、管理、保護"的職責,這不能簡單的等同于監護當中的"監督、保護"。學校若是監護人,將會導致一種自相矛盾的結局。
發生事故,各方以什么原則承擔責任。學校不負無過錯責任。
(2)學生受到傷害,學校并非都要承擔賠償責任
一旦發生事故,不是完全由學校承擔責任,而是看具體是由誰引起的過錯,就由誰承擔責任,即過錯責任原則。所謂過錯,由侵權行為人的故意或過失引起的事故。在幾方都沒有責任的情況下,按公平原則由當事人和學校共同承擔責任。具體處理校園傷害事故判斷學校是否存在過錯,按照過錯推定的方法,首先學校承擔主要責任,學校能夠證明在教育、管理等方面確無過錯的,方可免責。意思是說由學校舉證自己在教育管理方面并無不當。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介紹的“從學校宿舍上下鋪跌落是否可以請求學校賠償”的主要內容及其相關法律知識。如系學校提供的設施存在安全隱患造成,學校未盡到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可要求學校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希望我們的文章可以在您困惑的時候給到您一些幫助。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鑒定怎么做
2020-12-16整容醫療事故的處理方法
2020-11-28鄰里房屋糾紛可以申請延期嗎
2021-01-09老字號如何申請注冊
2021-01-30著作權糾紛案件的訴訟時效
2020-12-08擔保公司搶車警察追回的案例分析
2021-03-14未留有遺囑的老人遺產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27加工承攬合同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8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應該賠償多少
2020-12-23公司可否不經過員工同意而調動崗位
2021-01-01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保險夠賠了個人還要賠償嗎
2021-01-25怎么對保險業非法集資處理
2020-12-07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賠付數額是多少
2021-01-08投機性預期利益不可保險
2020-12-15林地的承包期限是多少年
2021-03-10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種類
2021-03-04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合同怎么簽訂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