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當承認,在婚姻法立法過程中,學者和立法者還是力圖加強對債權人的保護的,這集中表現在增加了婚姻法第十九條第四款的規定上。然而,不容否認,最終的婚姻法修正案在夫妻債務處理中債權人的保護問題上,相比草案和人們的期望而言是不進反退了,并出現了新的法律漏洞,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草案中曾增加“夫妻對婚前財產以及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財產歸屬的約定
逃避債務的,該約定無效。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確認該約定無效“的規定,體現了在夫妻采約定財產制時,法律對債權人的保護。然而,在最終的婚姻法修正案中,該條款卻被刪掉了,理由不得而知。或許立法者認為,該種情形依《民法通則》關于雙方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利益的法律行為無效的規定,就可達到保護債權人的目的,無需在婚姻法中再加以規定?問題是,在第三人知道夫妻對財產的約定但該約定是為逃避債務而設時,是依婚姻法第十九條第四款規定以夫妻個人財產償還,還是因約定無效而以夫妻共同財產償還?由于婚姻法該款的刪除,使對這種情形的處理必須借助于對法律規定的體系解釋,而如果保留了該款,因可直接適用法條,想必就會避免法官們對法條錯誤的文義理解,避免實踐中的誤判。針對實踐中夫妻以約定財產方式逃避債務的情況十分嚴重的現實,我認為實在有必要在婚姻法中明文規定對債權人的保護,防止權利的濫用,該條款實在是”死“得冤枉。
2、修正案仍未明文規定夫妻對共同債務的連帶責任。修正后的婚姻法第四十共5頁:
一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與原婚姻法的規定相比,變化在于將“以共同財產償還”改為“共同償還”,并將“男女一方單獨所負債務,由本人償還”的規定刪去。[3]問題是,修正案仍局限在夫妻雙方范圍內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處理方式作出規定,忽略了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雖未規定雙方分擔清償,但也未明確規定是連帶責任,從而沒有解決實踐中普遍存在的疑惑:夫妻雙方約定或法院判決各自償還的份額也是共同償還,這時該約定或判決能否對債權人發生效力?夫妻一方不能償還其承擔的份額時,債權人是否有權請求另一方承擔債務?[4]婚姻法是寫給大眾看的,有多少普通百姓會從條文不清晰的規定中得出夫妻承擔共同連帶責任的結論?可見,婚姻法的規定并不足以解疑釋惑,不若規定為“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承擔連帶責任”來得清楚明白,也有利于糾正實踐中的錯誤認識和做法。
相關知識:夫妻債務最新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
(2018年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31次會議通過,自2018年1月18日起施行)
為正確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平等保護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制定本解釋。
第一條夫妻雙方共同簽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認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第二條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三條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于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四條本解釋自2018年1月18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銷售虛擬貨幣是否違法犯罪
2020-11-14保證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1-27怎樣辦理交通事故傷殘評定
2021-02-06未成年人可成立特別累犯嗎
2021-02-16補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基層醫院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
2021-01-15足療店員工賣淫老板不知情有責任嗎
2020-11-20學生被拐賣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7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被告如何申請房屋保全
2021-01-21煤礦井下用工最長不超過多少年
2020-11-10農民工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2020-12-15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交通事故意外險的適用對象是什么
2021-03-10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保險條款不符合《道法》 法院判無效
2021-02-08免賠額和不計免賠
2020-11-23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保險業務是什么
2020-12-27哪些事故車輛可以申請報廢找保險賠償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