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民事法律行為是非常普遍的,進行民事法律行為時,要遵守相關的法律規定,例如行為人要具有民事行為能力、行為人要自愿等,這樣民事法律活動才具有法律效力的。
民事行為撤銷的期限法律是沒有明確規定的,一般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的,民事法律行為撤銷的方法如下:
1、雙方共同協商撤銷,例如《合同法》規定,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的,可以變更或者撤銷合同。
2、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例如無效婚姻的,如果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撤銷婚姻。
3、法定撤銷的情形,例如《民法總則》規定,當民事行為顯失公平或者不是當事人自愿的,當事人可以使用撤銷權,撤銷民事行為。
我國《民法通則》、《民法總則》對民事行為撤銷的期限是沒有明確規定的,要具體的民事行為才能確定撤銷的期限,有些期限是適用訴訟時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人資格有什么特殊規定
2021-02-17合同未履行可否解除
2020-11-23什么是勞動監查,勞動監察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31凈身出戶只要孩子可以嗎
2021-03-12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
2021-03-24專利登記簿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2-19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18質權實現后的價款如何處理
2021-02-17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不同之處
2020-12-16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種類1
2020-11-10離婚后可以終止探視小孩嗎
2021-01-04判決后質押股權如何執行
2020-11-20離婚訴訟財產分割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0-11-14第二次離婚訴狀范本
2020-11-18夫妻間冷暴力違背婚姻法嗎
2021-02-09辦理房地產抵押登記須知
2021-02-28合同債權質押的法律效力應包括什么內容
2021-03-19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崗位如何賠償
2020-12-08勞務承攬與勞務外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1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