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雙重優先權原則
“雙重優先權原則”,即合伙企業財產首先用于償還合伙企業債務,有剩余再分配給各合伙人用于清償個人債務;合伙人的個人財產則首先用于償還其個人債務,剩余的再用于清償合伙企業的債務。
定義
有人認為,就絕大多數案件來說,雙重優先權原則是比較公平與合理的,我們應該學習。主張我國應采用雙重優先權原則,認為有如下理由:
1、合伙組織的共有財產處于相對獨立于合伙成員的地位,合伙組織的債務應首先用合伙型聯營的共有財產進行清償。當清償之后還有剩余時,應該按各成員所占有的份額或協議約定的比例進行分配,合伙成員用分配到的部分來清償個人的債務。
2、合伙成員個人的債務首先要由合伙成員所有或經營管理的財產清償。在清償之余,才能用于清償合伙債務。
也有的人對雙重優先權原則持有其他看法,他們認為:
如果確認雙重優先權原則,那就只對保護合伙人個人的債權人有意義,并且會淡化法律關于合伙人對合伙債務負連帶無限責任的規定的作用。因為這對合伙債權人事實上已不能對合伙人的個人財產連帶求償了。合伙的信用也就降低了,將影響合伙企業發揮作用。正是基于這個原因,大陸法國家不采取這一原則,重視對合伙債權人的保護。
我國司法解釋
我國沒有明確規定雙重優先權原則,但是在司法解釋中,也體現了這一原則,例如:
1957年最高人民法院第1480號文件規定:“關于合伙經營的企業與獨資經營的企業均負有債務,獨資企業無力償還時,拍賣合伙企業的財產,應先清償合伙企業所負債務,然后才能就各合伙人按比例分得部分,清償其獨資企業所負債務。”
1990年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聯營合同若干問題的解答》中也規定了雙重優先權原則:“聯營體是合伙組織的,可先以聯營體的財產清償聯營債務,聯營體的財產不足以抵債的,由聯營各方按照聯營合同約定的債務承擔比例清償。”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雙重優先權原則就是合伙企業財產首先用于償還合伙企業債務,在分配給各合伙人用于清償個人債務;合伙人的個人財產則首先用于償還其個人債務,剩余的再用于清償合伙企業的債務。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確定交通精神損害慰撫金
2021-02-11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4事實婚姻離婚孩子怎么處理
2021-01-22如何妥善處理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
2020-12-29怎樣理解購房合同中的不可抗力
2020-11-25法定監護人辦理一般多久
2021-01-24資產拍賣程序的中止和終止
2020-11-30獨資有限公司是否可以股權贈與
2020-12-05資金拆借定義以及要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沒有結婚證家暴怎么辦
2021-01-23父母出資購房可以收回嗎
2020-11-24被抵押的房產是否可以資產保全
2021-02-13分家產時不動產繼承要先確權嗎
2020-12-26業主大會及業主委員會的區別是什么,各自的職責和成立的程序是什么樣的
2020-12-29伯父贈與房產給侄兒怎么交稅
2021-02-23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干活慢會被辭退嗎
2020-11-29上了老賴黑名單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01飛機延誤多少時間賠償
2021-02-21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