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監護人死亡監護人就算完成了自己的責任嗎?
如果被監護人死亡的,監護的法律關系已經消滅,監護人不再需要履行監護職責
監護是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實行的監督和保護。
我國《民法通則》第16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根據我國司法解釋,監護人的監護職責即監護的內容主要包括對被監護人的人身監護(保護、照顧和管教)、財產監護(管理、保護)以及代理被監護人的權利。(注:參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88年11月20日)第10條。)如果把監護人與被監護人限定為父母與未成年子女,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關系實際就是大陸法系國家規定的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親權關系。親權是父母基于其特定身份對未成年子女特有的權利和義務(英美法系國家則對此稱為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從現代國外立法看,親權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父母對未成年子女人身上的監護(保護教養權、住所決定權、監督權、子女返還請求權等);
2、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財產上的監護(子女特有財產的管理、使用、收益及為管理上所必要的處分權);
3、代理未成年子女的權利
必須指出,親權不包括親權人與未成年子女間的扶養與繼承的權利義務。因此,如果父母因分居或離婚,一方停止行使對未成年子女的親權,并不意味其停止對未成年子女的扶養、繼承的權利義務。
我國《婚姻法》雖未明文直接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或親權的概念,但該法第15條和第17條關于父母有教育、管教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利義務的規定,實際上屬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監護權或親權的內容,它是專為未成年子女的利益而設的。在教育、管教和保護未成年子女問題上,父母的權利義務是平等的。然而如果父母離婚,子女不能同時與父母共同生活,父母將面臨依據什么原則決定對未成年子女監護權的行使問題。
綜合上面所說的,監護人對于被監護人來說是必須要存在的一個人物,而且被監護人不僅是針對于未成年人,如果是沒有民事能力的老人那么也是可以設立監護人的,但如果被監護人死亡,那么雙方的關系也會不存在,而監護人也算是合法的完成了自己的義務。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查看專利是否已經變更了專利權利人
2021-03-07交通事故醫療費怎樣算
2021-03-04合同債務常見風險有哪些
2021-03-08什么是家庭暴力如何嚴厲打擊對婦女實施的家庭暴力行為
2020-12-24自動順延的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15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交通意外險最高賠多少錢
2021-03-03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4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7如何認定第三者損害
2020-11-25保險合同從何時起開始成立和生效
2020-12-12離婚后保單受益人要更改嗎
2021-02-07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不動產還是什么
2020-11-20土地互換都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2020-12-16營業房拆遷員工有補償嗎
2020-12-18拆遷維權的最佳時機是什么時候
2021-03-182020年房屋拆遷賠償標準是多少以及補償方式
2020-12-25拆遷房安置補償方式有幾種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