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棄物的界定是怎樣的
1、拋棄物
拋棄可以消滅所有權,使有主物成為無主物,此處所說的拋棄物是指被拋棄所有權的動產。拋棄行為,首先要有拋棄的意思表示,因此要求拋棄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除此之外,還要實施拋棄行為,即放棄對動產的占有。
2、不屬于禁止獵捕的野生動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三條規定:野生動物資源屬于國家所有。該規定不盡合理,因為依據民法原理,物權的客體應該是能夠被特定人支配的物。野生動物在被捕獲后,可以被特定人所支配,成為物權的客體,但在未被捕獲,尚處于野生狀態時,不被特定人所支配,應當屬于無主物。不屬于法律規定禁止獵捕的野生動物,可以先占取得。
3、其他可以先占取得的無主物
例如河中的鵝卵石、海邊的貝殼、掉落的樹葉等。無主物的范圍非常廣,難以全部列舉。在立法技術上,應采取排除法,即明確規定有主物的范圍,除此之外均為無主物。
位于他人動產或不動產上的無主物,非經該他人同意,不能先占取得,但依據當地習慣可以先占取得的除外
4、關于野生植物
野生植物未脫離土地之前,屬于土地的一部分,其所有權應屬于所有人或對土地有使用權的人。但根據我國很多地區的習慣,他人可以進入土地所有人或土地使用權人的土地,取得一些野生植物的所有權。例如山腳下的居民到山上采集藥材和野草等,對這種行為也應該認定為先占,否則從民法中找不到相應的概念來表達這種權利。但這種先占行為應當不對土地權利人的權利構成重大影響或損害,否則權利人有權制止。另外,屬于法律保護的不得采集的野生植物不得先占取得。
相關知識:遺棄物的處理
無主物是沒有所有人或者所有人不明的物,如拋棄物等。對于無主物,法律沒有特別規定時,按先占原則取得所有權,在法律有特別規定時,從其規定,如民法通則第79條規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
對于遺棄物的界定,本文已經為大家做了相關的介紹,但通俗意義上就是指被拋棄、沒有主人的物品。有時候有的遺棄物可以取得其擁有權的,但還要以具體情況為準。此外對于遺棄物的處理需要大家了解清楚,才能知道該怎么做最合適。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生活垃圾分類標志新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2持有假護照要負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24勞動安全事故罪與他罪區別
2021-01-09婚姻效力具有溯及力嗎
2021-01-20法醫鑒定后抓人有效期
2021-02-28交通事故未出傷殘鑒定能否起訴
2021-01-04有限合伙承擔什么風險
2020-12-02合同甲乙丙方關系怎么界定
2021-03-19破產債權是怎么分類的
2021-01-14債務人可以放棄遺產繼承嗎
2021-03-03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單位強令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怎么辦
2021-01-26經營范圍相同就是違反競業限制嗎
2021-03-04意外保險車禍能賠多少錢
2020-12-17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解除保險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2021-01-11投保人和保險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6本案受讓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0-12-13司機肇事 車主擔責 保險公司付費
2021-01-12保險公司先行墊付流程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