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糾紛的主體法律地位平等嗎
行政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平等。行政主體的雙方當事人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但他們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都要接受人民法院的裁判。行政訴訟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不因自己在行政管理中所處的管理地位而在行政訴訟中享有特權。
行政訴訟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與民事訴訟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不完全相同,表現為行政訴訟的雙方當事人的行政訴訟權利與義務不完全對等。主要有:
1、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只能當被告,不能提起行政訴訟而充當原告;
2、原告享有起訴權,被告沒有反訴權;
3、被告負有舉證責任;
4、在行政訴訟過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
因此,雙方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平等不等于他們的行政訴訟權利義務對等。
二、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對行政訴訟原告資格的相關規定
行政訴訟法第二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法院提起訴訟。”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2000年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原告資格作了擴充界定,第十二條規定:“與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該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p>
由此可見,我國現行法律對行政訴訟原告的要求是適格,即構成原告資格的條件是:第一,起訴人認為其合法權益受到具體行政行為侵害。第二,起訴人與具體行政行為之間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即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與具體行政行為之間具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是指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義務已經或將會產生實際影響。因此,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只要具備上述兩種情形中的一種,便可認定其符合行政訴訟的原告主體資格,即上述兩條件為選擇關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行政糾紛的主體法律地位平等嗎”問題進行的解答,行政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平等,而行政主體的雙方當事人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縱容他人犯罪怎么處罰
2020-12-24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人員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3怎么轉讓公司股權
2020-11-15丈夫因賭博欠下的賭債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01監護人有權查看被監護人隱私嗎
2020-12-02訂婚了退婚怎么退
2021-03-14限制民事行為人消費行為是否可撤銷
2020-12-17車輛財產損失民事起訴狀
2020-11-24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辭職在下個月發工資合法嗎
2021-01-24什么是駁回訴訟請求
2020-12-02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簽訂購房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違反競業限制造成實際損失如何舉證
2020-12-112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2-21貨物運輸保險是什么
2020-12-13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