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得利的法律規定
《民法通則》第92條:“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
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是司法實務可供司法判案的依據,具有一重要的實踐價值,也是不當得利制度走向完善的標志。在我國大多數學者主張四個要件說,少數學者主張三個要件說。所謂三件說是不當得利須一受有一利益,致他方受到損失,無法律上的原因,而四件說是:一方受有利益,致他方受到損失,受有利益與受損害之間須有因果聯系;無法律上的原因。筆者認為,四要件要細化,易于撐握與控制,能更好地調整不當得利的內部關系,并使不當得利獲得嚴格限制,真正起到以制度代替衡平,防止泛化與濫用的作用。
(一)一方獲得利益
一方獲得利益是不當得利構成要件之一。一方獲得利益是指因為產生一定的法律事實結果,使得當事人財產的增加或利益上的積累財產、權利都屬于利益的范圍,但除精神利益外。一方獲得利益包括利益的積極增加和利益的消極增加。利益的積極增加:例如當事人財產,權利的增強,財產,權利的消滅等情形。利益的消極增加,即當事人的利益本應該減少而并沒有減少所獲得利益的情形,例如費用等。如果不具備獲得不當利益的構成要件,如一方當事僅使他人的財產受到損害,但自已沒有從中獲得利益,則會產生損害賠償責任而不是不當得利返還的責任。
(二)他方利益受損
他方利益受到損失:是指因有一定事實而使得財產總額減少。如果僅僅一方獲得利益,而未造成他人的損失,不構成不當得利。例如,拾得乙拋棄的沙發,所謂損失不只是減少他人既存之財產,他人可獲得增加而未增加的利益。例如:甲租房給乙,乙沒有授權而轉租給其他人,造成房東甲的損失。一方獲得利益與他方受到損失是否為并存的要件,有不同的看法。史尚寬先生認為,雖然受有利益,而來致他人受到損害的,不構成不當得利。德國民法典第812條第一款規定:“無法律上的原因,因他人給付或以其他方式由他人負擔費用而取得利益的人,對他人負有返還義務。”這條也說明了必須要有一方受到損失。我國民法則以“造成他人損失的”表達此意。
這里的損失有兩種情形:第一是,現有利益的減少(直接或積極的損失)第二是:利益應當增加而未增加(間接或消極損失)。
(三)一方獲得利益與他方利益受損之間有因果關系
一方獲得利益與他方利益受損之間有因果關系,是指受到損失是由獲得利益的人造成的后果。受損失人的損失與受益人的受益范圍不必相同,它只影響義務人返還義務的范圍,其形態不必相同。例如甲把乙的古董賣給丙,甲所得是古董的錢,而物的所有人乙喪失了對該物所有權,也不會影響不當得利成立。
關于一方獲得利益與他方利受損之間有因果關系長期有直接因果關系說與非直接因果關系說兩種說法:
1、直接關系說主張取得利益與受損失之間必須基于同一事實發生(由同一個原因使得一方受到損害,而他方獲得利益。)反之,如果兩個事實間有牽連關系,由于不是同一事實發生,也不認為是有因果關系。例如,乙向甲借錢給丙買自行車,乙沒能力還錢時,甲不得向丙請求返還不當得利。其因果關系必須是直接的,而且應該以受益的原因事實與受損的原因事實是否為同一為判斷標準。若受益的原因事實與受損的原因事實非為同一事實,即使一者之間在利益變動上具有一定關聯也不能認定為不當得利。這樣一來,原權利的權利無法得以補正。
2、非直接因果關系說主張獲得利益與受到損失不須要基于同一事實,只要兩者之間依據社會觀念認為有牽連關系,則兩者之間便有了因果關系。例如甲拾得乙的財物而贈與丙,即可構成不當得利。非直接因果關系彌補了直接因果關系不足,捍衛了公平,但基于公平理念,依社會上一般觀念決定因果關系將使不當得利衡平化,影響法律適用的安定。
在高速發展的今天,社會中許多關系或事情復雜化,直接因果關系說在有的案情中不能得已適用,為了充分的發揮不當得利對不公平的財產變動關系的調節作用。筆者認為應采取非直接因果關系。例如甲入室盜得乙一幅名畫,甲把畫賣給丙,根據直接因果關系說,丙的受益是基于買賣關系,乙受到損失是基于甲的盜竊行為所致。一方受益是建立在他方受到損失上,不管是否基于同一事實,都應視為受益與受損之間有因果關系。
(四)獲得利益及利益受損均無法律根據
盡管各個國家對不當得利的實體法律規定有所不一樣,但實質上都強調利益取得的不當性,取得利益“沒有法律的原因”沒有法律上的原因,各國表述不一,如羅馬法稱之為無原因,瑞士法稱之為無適法原因等。在我國民法稱為“沒有合法根據”與無法律上的原因,在解釋上意義相同,是不當得利構成的核心要件。無法律上的原因既可以是自始無原因,也可以是事后無原因。例如無權人有償處分他人財物而受益的是自始無原因,合同履行了給付,該合同后被確認無效的是事后無原因。
如果你有其他問題,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法發展了幾年
2021-01-23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斷絕親子關系要登報嗎
2021-03-23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決定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3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人壽保險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21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保險合同簽訂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出車禍后多長時間保險時效過期
2021-03-21無法找到第三者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無責車輛損失賠償責任
2020-11-28林地承包合同的簽訂要求
2021-02-04土地承包有時間限制嗎
2021-01-24山林土地入股合同范文內容是什么
2021-01-24公租房拆遷時,同住人如何認定
2021-01-03房屋在拆遷范圍內,就一定會拆遷嗎
2020-11-16房屋拆遷工作的申請流程
2021-02-05小產權房怎么拆遷
2021-03-07有租賃關系的房屋拆遷時的相關常識
2020-11-21房屋被違法拆除所造成的損失如何尋求賠償
2020-11-16空掛戶是什么,遇到征地拆遷這么補償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