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今居高不下的房價,不少年輕夫妻在買房時,父母都會給予一定的支持,比較常見的方法是:
首付款由年輕夫妻一方或雙方的父母資助,銀行按揭由小夫妻自行歸還,房屋產權登記在小夫妻一方或雙方名下。
如果幾年后夫妻離婚了,資助房款的父母是否有權要回房款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最高院的解釋”)第22條第二款:“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適用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釋(二)若干問題的解答(一)》(以下簡稱“上海高院的解答”)對該解釋作出了更為具體詳盡的解答:
而根據我國《合同法》第185條:“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由此可見,我國在審理婚姻案件的司法實踐中,將婚后子女購房時父母的出資,以認定贈與為普遍原則(不需要特別的證據),認定借貸為例外(由主張是借貸關系的一方舉證,且證據的形成應當是在離婚訴訟前而非離婚訴訟中);
以認定為對子女及其配偶雙方的贈與為普遍原則,認定為對子女一方的贈與為例外(需要將房屋產權登記在出資者自己子女名下,或有其他明確的意思表示)。筆者認為雖然“上海高院的解答”比“最高院的解釋”更加具體和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其仍然無法脫離“沒有其他證據,就認定為是贈與”的原則,該處理原則顯然與我國《合同法》中關于贈與的規定不相一致,也不利于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眾所周知,我們中國人非常注重情面,親人之間的經濟往來,即使大家都心知肚明是借貸關系,也不一定會寫借條。
以現在的房價而言,老年人在子女購房時的資助往往都是上萬甚至幾十萬,這可能是他們一輩子的心血,而當小輩的婚姻解體時,由于拿不出當時寫的借條,這些老人們不但要承受精神上的痛苦,還很可能蒙受經濟上的巨大損失!
但是,鑒于目前的司法解釋就是如此的規定,因此,奉勸善良的老人們,在拿出巨資幫助兒輩時,除非你已經確定自己是將該款項贈與給子女或及其配偶,否則,請務必要求子女及其配偶出具借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簽合同時用人單位收取抵押金、扣押有效證件合法嗎?
2021-02-23臨時工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2-26夫妻一方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況下所借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30法定扶養義務是幾年
2021-01-24撤銷仲裁的條件有什么
2021-01-082020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標準
2020-12-16追尾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2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期限
2020-11-20交通事故工傷如何認定
2021-02-11私人借款抵押物怎樣處理
2021-02-12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1-03-19錄用通知書有效力嗎
2020-11-25煙臺市企業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02工會經費上繳比例是多少
2020-12-10煤礦井下用工最長不超過多少年
2020-11-10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國內水路、陸路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2020-12-10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