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中監護人定義是什么?
監護人,是指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護職責的人。
《民法總則》重大修改條文:
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二、監護人有哪些監護職責?
監護人的職責包括人身監護和財產監護兩個方面。對未成年人的人身監護,以教養、保護為目的。對被宣告為無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以保障其本人及社會的安全,并促其恢復健康為目的。至于財產監護,監護人得依法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代理監護人為法律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賠償經濟損失的義務。”監護人在行使財產管理權時,得為被監護人的利益而使用或處分,但對不動產的處分,在許多國家的法律中是加以禁止或嚴加限制的。為了防止監護人利用監護關系侵害被監護人的權益,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監護人不得接受被監護人的財產。有的國家在法律上還特設監護監督人,以保證監護人依法履行其職責,在監護人與被監護人的利害有沖突時保護后者的權益,并設有監護法院等專門機構。
三、被監護人受到侵害怎么辦?
當來成年人的合法權益遭致不法侵害時,監護人有權也有責任代理未成年人行使損害賠償的請求權。未成年人獲得損害賠償,應遵循下列原則:
1、財產損失全部賠償原則。根據這一原則,加害行為人所承擔的賠償責任,應相當于未成年人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這里所說的損失是指未成年人所受到的實際損失,包括財產的直接減少和失去的既得利益。
2、對未成年人的人身損害只賠償由此而形成的財產損失的原則。人身損害是一種非財產損害,這些損害有時會造成財產的直接損失,有時則只造成純精神損害。加害行為人應賠償未成年人人身損害所引起的全部財產損失,包括醫療費、住院費、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護理費、治療期間的交通費和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誤工費用等;凡致未成年人殘廢的,除賠償上述費用外,還應賠償監護人因照顧而誤工所減少的收入、繼續治療費用以及殘廢生活補助費;造成未成年人死亡的,除賠償死亡前因醫療或者搶救所花的醫藥治療費用外,還應賠償死亡所花的喪葬費及一定數額的撫恤費用。
3、對造成未成年人精神損害的,實行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并用的原則,對侵害未成年人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的,監護人除有權要求行為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外,還可同時要求行為人賠償損失。
在我們還沒有長大成人或者說是精神病人的這種狀態之下,并不具備完全的辨別是非的基本能力。而這部分人員也相對來說處于社會的絕對弱勢地位,因此就需要有專門的監護人來負責保護他們,并且,監護人需要按照民法總則規定的職職責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才行,而且監護人絕不是只包括當事人的父母。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改制引發的糾紛
2021-03-2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3-09科創板最新消息2020
2021-01-29車禍后賠償流程
2021-03-26單位違約怎么解除合同
2021-03-19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涉及房產確權的離婚案件訴訟費用法律有沒有統一的標準
2021-01-16單位未支付競業補償金如何處罰
2021-01-18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水電安裝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0懷孕期間,單位能單方調崗降薪嗎
2021-02-09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保險猶豫期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8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意外險拒賠后如何申訴
2021-02-18什么叫做保險中的責任限額
2020-12-05稅務代理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22人壽保險的種類及保險責任
2020-12-28什么條件下可以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08家庭土地承包有哪些程序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