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法草案公布,擬將9月5日定為中華慈善日
《慈善法(草案)》二次審議稿修改稿已經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慈善法(草案)》二審稿修改稿將每年9月5日定為“中華慈善日”,共分十二章、一百零七條。社會公眾可以直接登錄中國人大網提出意見,也可以將意見寄送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16年1月31日。
規范募捐行為明確監管責任
慈善組織的募捐是慈善活動的重要內容,在這次公開征求意見的《慈善法(草案)》二審稿修改稿中,對募捐的方式、監管部門的責任做了進一步的明確。
《慈善法(草案)》二審稿修改稿規定,慈善組織自登記之日起可以向特定對象進行非公開募捐。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應當取得公開募捐資格。依法登記滿兩年的慈善組織,可以向原登記的民政部門申請公開募捐資格證書。符合條件的,民政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發給公開募捐資格證書。采取在公共場所設置募捐箱,或者舉辦義演、義賽、義賣、義展、義拍、慈善晚會等方式進行募捐的,應當在其登記的民政部門管轄區域內進行,但捐贈人的捐贈行為不受地域限制。慈善組織通過互聯網開展募捐的,應當在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發布募捐信息;其中,在省級以上民政部門登記的慈善組織也可以在其網站發布募捐信息。
廣播、電視、報刊以及網絡服務提供者、電信運營商,應當對利用其平臺開展公開募捐的慈善組織的登記證書、公開募捐資格證書進行驗證。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假借慈善名義或者假冒慈善組織開展募捐活動,騙取財產。
擬推慈善信托備案信托事務公開
《慈善法(草案)》二審稿修改稿中,增加了部分有關慈善信托的內容。
慈善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慈善目的,依法將其財產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意愿以受托人名義進行管理和處分,開展慈善活動的行為。設立慈善信托、確定受托人和監察人,應當采取書面形式。受托人應當在信托文件簽訂之日起七日內將信托文件向受托人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備案。慈善信托的委托人根據需要,可以確定信托監察人。信托監察人對受托人的行為進行監督,依法維護委托人和受益人的權益。信托監察人發現受托人違反信托義務或者難以履行職責的,應當向委托人提出,并有權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
受托人應當根據信托文件和委托人的要求,及時報告信托事務處理情況、信托財產管理使用情況。慈善信托的受托人應當每年至少一次將信托事務處理情況及財務狀況向其備案的民政部門報告,并向社會公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人資格有什么特殊規定
2021-02-17法律援助什么意思,哪些情況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0-12-01公司變更經營范圍流程怎么走
2021-01-19注冊商標續展是什么意思
2021-03-03超市售假工商局如何處罰
2021-02-03離婚孩子探望權誰決定
2021-02-06集體土地的租賃期限是多久
2021-01-01必須服務期是屬于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嗎
2021-03-23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實習期工資可以現結嗎
2020-11-13人壽保險理賠有什么步驟,及需要準備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27保險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21保險公司利用公司內部文件規定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25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保險合同民事欺詐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0-11-14被保險人放棄向第三人索賠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2-29家庭土地承包有哪些程序
2020-12-19土地轉讓未經過村委會合同有效嗎
2021-01-24未經批準的劃撥土地轉讓有效嗎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