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重慶市長壽區的盧-超大學畢業后進入長壽區某置業發展公司工作。兩年后,盧-超升任該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月工資提升至每月3000元。升職的喜悅尚未褪去,盧-超卻發現一件煩心事。她與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里,關于社保和福利待遇的條款竟然約定盧-超的養老、失業、工傷、生育保險按長壽區社會保險局規定最低參保基數1350元/月投保,醫療保險按長壽區社會保險局規定最低參保基數800元/月投保(社會保險繳納基數每年隨政策調整而調整)。
自己的工資明明是3000元,為何在繳納保險時卻按照最低參保基數繳納?原來,這是該公司的“潛規則”,所有員工無論工資高低,一律按照最低參保基數繳納社會保險。對于這樣的“霸王條款”,其他員工忍氣吞聲,但盧-超不愿保持沉默。2014年,盧-超向重慶市長壽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公司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長壽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支持盧-超訴求,判處該置業發展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1.9萬元。該公司對判決結果不服,上訴至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重慶一中法院審理后認為,為員工代繳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應盡的義務。盧-超與某置業公司在勞動合同中關于變更社保繳納標準的約定違反《勞動法》和《社保征繳條例》,是無效條款,沒有法律效力。該公司未按盧-超的實際工資水平繳納社保費用,屬于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形,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據此,重慶一中院日前依法作出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說法■
該案承辦法官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九章第七十二條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二章第十二條規定:“繳費單位和繳費個人應當以貨幣形式全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繳費個人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所在單位從其本人工資中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不得減免。”依法繳納社保費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具有強制性,對于社保費用繳納的標準也有強制性規定,既不屬于勞資雙方可以協商的范圍,也不屬于勞動者可以自愿放棄的權利。
法官指出,用人單位只有依法為全體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合法經營,才能避免法律風險的產生,否則將承擔高額的違法成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新規一級到十級的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2-13驅逐出境屬于聲譽罰嗎
2020-11-17法律顧問合同的終止事項有哪些
2021-02-07在不起訴的情況下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26專利權轉讓協議書范本怎么寫
2021-02-22學校沒收手機是違法嗎
2020-12-17加工承攬合同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8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勞動者在安全生產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無錫地區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0-12-26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范本
2021-03-17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辭退過了醫療期的員工如何賠償
2020-12-28勞動仲裁庭人員不來怎么辦
2021-01-02航空意外傷害保險怎么賠的
2021-02-24飛機晚點有賠償嗎
2020-11-30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龍卷風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2車禍一方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24婚內買保險的受益人可以是外人嗎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