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的第一法定監護人是誰?
在我國,孩子一般是指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此時他們尚無能力很好的保障自己的權益,因此就需要監護人來保護。那么孩子法定第一監護人是誰呢?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下面就讓律霸小編來為您做詳細解答。
法律上監護人并沒有區分為第一監護人、第二監護人,作為父母均是監護人,沒有第一、第二之分。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按照以下原則來確定:
一、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二、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 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 兄、姐;
(三)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 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三、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四、沒有第一條、第二條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相關知識:監護人要履行哪些監護職責?
監護人的職責是依法履行對被監護人的義務,保護其依法享有的權利,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具體意見(試行)》第十條規定,監護人的法定監護職責是:
1、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
2、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
3、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
4、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訴訟;
5、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
6、在被監護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人發生爭議時,代理其進行訴訟。
另外,根據相關規定,因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監護人應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被監護人有財產交由監護人代管的,應從被監護人的財產中支付,不足部分,應由監護人承擔。
根據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一般是沒有孩子法定第一監護人的說法的,作為孩子的父母都是其法定的監護人,此時沒有什么第一、第二之分。既然是監護人,那么就應當履行監護人的職責,保護孩子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未成年人在成年之前都有被監護的義務,對于孩子的監護人包括家庭類型、法定類的等等,將根據特殊情況進行約定。在沒有特殊情況下,一般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若是存在特殊情況,如家庭有意外等,將由其他親戚作為監護人。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家庭戶主是不是就是法定監護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尋釁滋事是否屬于涉黑
2021-01-31事業編簽了5年能辭職嗎
2020-11-27拖欠工資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2021-02-27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有繼承權嗎
2021-01-16精神病司法鑒定的程序
2020-11-28協議離婚要求賠償的前提有什么
2021-02-01銀行卡被司法凍結了,公安局會聯系嗎
2021-03-08房產確權訴訟要所有繼承人嗎
2021-01-28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1勞動合同變更書需要兩份嗎
2021-01-21人壽保險多長時間生效
2021-02-24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合同上市怎樣的
2021-01-28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成立要件
2021-02-17定值保險合同可以適用于哪些
2021-01-12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未盡提示和說明義務 保險免責條款屬無效
2021-02-12法律對于土地承包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