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條使用下述稱作“道路”的對公共交通開放的道路受本規則規定約束。
為了本規則的實施,下列術語的定義為:
“道路”是指通常用于車輛行駛的那(些)道路部分。
“行車道”是指具有足夠寬度便于車隊行駛的道路的某一分道。
“自行車道”是指專門供自行車和輕便摩托車使用的道路部分。
“自行車行車道”是指在有多條行車道的道路上,專供自行車和輕便摩托車使用的行車道。
“高速公路連接道”是指高速公路與其他道路網連接的道路。
“緊急停車道”是指在高速公路上位于道路邊緣、專門設計用來在絕對必要情況下停車或駐車的路肩部分。
“居民點”是指建有相互鄰近的成群建筑物的地方,其進出口用放置在穿過或鄰近該區道路上的標牌標明。
“交叉口”是指無論道路的轉向角度如何,兩條或幾條道路會合或交叉的地方。
“停車”是指在允許人員上下車、裝卸貨所需的時間內車輛在公路上的臨時靜止狀態,駕駛員仍控制車輛或留在車內,必要時,可以移動車輛。
“駐車”是指在停車特性以外情況下車輛在道路上的靜止狀態。
“人行區”是指臨時或永久地供行人使用的全部地方,在其界限內,車輛根據特別規定方能行駛。
“環行交通方向十字路口”是指中央有不可通過的土臺,土臺四周被右側行駛的、有不同道路的、被特殊信號裝置管制的、單行道環繞的地方或十字路口。
“大流量道路”是指無論其特性如何,能保證大量交通流連續性通行并由交通管理特別規則驗證的道路。大流量道路根據內務和權力下放部長與負責運輸部長的報告,通過法令來確定。
第一節車輛駕駛和牲畜控制
第2條除本法典第204條規定情況以外,所有車輛均應有駕駛員。
第3·1條所有的車輛駕駛員駕駛車輛,應始終處在毫無延遲地、適度進行所需操作物狀態和位置。尤其是其行駛的可能性和視線,不能因乘客人數或位置、所運貨物或玻璃上不透明張貼物的影響而降低。
第3·2條駕駛車輛高度超過4米(包括貨物)的人員,應保證車輛行駛時不會由此高度而造成藝術作品、植物或公路空間設施的損壞。
第4條正常行駛(行走)時,駕駛員(看管人)應使車輛或牲畜靠近道路右側。
第4·1條在單行線或有兩條以上行車道的道路上,當由于密度原因,車輛在所有行車道上排成不間斷隊形行駛時,駕駛員應將車輛保持在所在車列中。只有在準備轉向并盡可能少的影響其他車輛正常行駛時駛出車列。
當同方有三條或更多行車道時,除了最靠近馬路右側的兩條行車道之外,禁止最大允許總重量超過3.5噸或車長超過7米的車輛借用其他行車道。只有在準備轉向并盡可能少地影響其他車輛正常行駛時改變行車道。
第4·2條如果車輛有可能停在交叉口并妨礙橫向車道上其他車輛通過時,駕駛員不應將車輛駛入交叉口。
第5條(1)當道路或者轉向角度上有將行車道分開的縱向連續線時,駕駛車輛在任何情況下不能跨越或騎行在這些線上。
(2)當間斷線與連續線連接時,如果進行跨越,間斷線離車輛最近,駕駛員可以跨越連續線。條件是,該動作應在間斷線盡頭之前完成。
第5·1條當道路有劃定行車道的縱向間斷線時;
如果是非專用普通行車道,在第三節規定的條件下或必須橫過道路時,駕駛車輛在正常行駛時借用最右側的行車道,并在超車時跨越這些線。
當行車道供某些類型車輛使用者專用時,其他使用者不得闖入,只有在離開或駛入道路時方可跨越或騎行這些線。
第5·2條(1)標定道路邊緣的線為間斷型;
(2)劃定緊急停車道的縱向線為間斷型。除絕對必要外,不得跨越此線;
(3)本規定不適用于警車、憲兵用車、救護車和道路開發用車。
第5·3條當用縱向線將行車道分開的道路上有箭頭時,駕駛員應按著所在行車道上的箭頭標志方向行駛。
第6條準備改變車輛或牲畜行駛(行走)方向或放慢速度時,尤其是準備左行、橫過道路或在停車或駐車后準備重新匯入車流中時,駕駛員(趕牲畜者)應事先保證無危險并將其意圖告知其他使用者。
第6·1條在居民點內,為了讓公共運輸車輛離開已標明的車站,其他車輛駕駛員應遵守第6條規定,減速讓行,必要時停車。
第7條從不對公共交通開放的一條道路、一條土路或路旁停車場駛出的車輛,駕駛員應在保證無危險并以能夠立即停車的足夠低的速度駛入道路。必要時,應給其他車輛讓道。
第8條禁止切斷行駛中的軍車、警車車隊。
第8·1條尾隨前車行駛的車輛,駕駛員應與前車保證足夠安全的距離,以避免前車突然減速或緊急停車時造成碰撞的危險。當車速越高時,此距離應越大。
在居民點外,當最大允許總重量超過3.5噸或長度超過7米的車輛或汽車列車以同樣速度行駛時,其間距至少應保持50米。
第9條除另有規定外,在道路上的一個地方或十字路口處的藝術品、界石、土臺或紀念物對車輛直接行駛構成障礙時,應從其右側繞行。
第9·1條所有駕駛員應在固定或閃光紅色信號燈前停車。
第二節速度
第10條除第10·1至11·1條規定外,車速限定在本條規定的條件下。
在居民點外,車速限定在:
(1)高速公路上為130公里/小時;
(2)由中央土臺分開的兩條車道的道路上為110公里/小時;
(3)其他道路上為90公里/小時。
在橫穿居民點時,車速限定在60公里/小時。
但是,在居民點內屬于大流量道路全部或部分的道路上,此限值可依據共和國專員的法令提高到80公里/小時。如果是省級公路,該法令經向市長和省議會議長以及省裝備部長、負責監督車輛使用者在有關居民點內車速遵守情況的警察局長或地方憲兵隊長咨詢后作出。
在下雨或其他降水情況時,最高車速降低到:
(1)在正常限速為130公里/小時的高速公路段為110公里/小時;
(2)在此限速更低的高速公路段以及由中央土臺分開的有兩條車道的道路上為100公里/小時;
(3)在其他道路上為80公里/小時;
持有駕駛執照不滿一年的駕駛員不應采用本規則的其他限速,而是不應超過90公里/小時。該限速應在內政和權力下放部長與負責運輸部長的法令規定的條件下,在有關車輛上用一可拆卸裝置標明。
第10·1條除公共大客車或運輸危險物品車輛外,總重量超過10噸的車輛,限制在不超過以下行駛速度:
(1)在高速公路上車輛總重量小于或等于19噸的為90公里/小時,總重量超過19噸的為80公里/小時;
(2)在大流量道路上為80公里/小時;
(3)在其他道路上車輛總重量小于或等于19噸的為80公里/小時,總重量超過19噸的為60公里/小時;
(4)在居民點內為50公里/小時。
第10·2條總重量超過10噸的運輸危險物品車輛,限制在不超過以下行駛速度:
(1)在高速公路上為80公里/小時;
(2)在其他道路上為60公里/小時;
(3)在居民點內為50公里/小時。
第10·3條在居民點外,總重量超過10噸的公共大客車行駛速度限制不超過90公里/小時。但是,具有由運輸部長法令定義的特殊技術特性的車輛,在高速公路上的最高速度提高到100公里/小時。
第10·4條第10、10·1、10·2和10·3條的規定對法律和法規賦予共和國專員、省議會議長和市長規定更嚴厲措施的權力不形成障礙。
第10·5條第10和10·1條規定不適用于警車、憲兵車、救火車、移動式手術車以及救護車和當在緊急手術期間和必要情況下行駛時第92條(5)規定的裝備有B類裝置的其他車輛。
第11條任何駕駛員駕駛車輛上路行駛時,不得在沒有說服力的理由下,以不正常的低速影響其他正常行駛的車輛。特別是在高速公路上,當交通暢通、環境條件允許、有良好的視線和附著性,使用最左側行車道的駕駛員行駛速度不能低于80公里/小時。
為了避免意外,不得已臨時以十分低的車速行駛的所有車輛,駕駛員必須使用應急燈來通告其他使用者。
當交通呈連續不斷地車列時,前款規定不適用于有關車列的最后車輛。
第11·1條本規則規定允許的最高車速以及由交通管理機關規定的最低車速,是指在較好的交通條件下,尤其是良好的大氣條件、暢通的交通、處于良好狀態的車輛。
在任何情況下,駕駛員必須始終控制車速并根據路況、交通問題以及可視障礙物來調整之。
車速應該降低,尤其是:
(1)當與單獨或成群的行人或騎自行車者會車或超車時;
(2)當超越已停車的車隊時;
(3)當與使用特殊信號裝置,正在上下乘客的公共大客車或運送兒童的車輛會車或超車時;
(4)在道路不十分暢通或有車輪打滑危險的任何情況下;
(5)當視線條件(雨天和其他降水、霧……)不佳時;
(6)轉彎時;
(7)下陡坡時;
(8)在狹窄、擁擠或居民區的路段;
(9)因接近視線不能保證的坡頂和交叉口時;
(10)當使用特殊照明裝置,尤其是使用會車燈時;
(11)當與套車、運貨或騎乘牲畜或家畜相會或超越時。
第三節會車和超車
第12條在右側進行會車,在左側超車。
第13條會車時,每位駕駛員駕駛車輛應緊靠右側,以便為其他使用者讓出地方。
然而,某些文義口的布置可以使駕駛員依據信號,緊靠左側來進行會車,則前款規定例外。
第14條在超車前,駕駛員應確信超車無危險,尤其是:
(1)在不妨礙交通時,有重新回到正常交通流中的可能性;
(2)兩輛車的相對速度可以保證在足夠短的時間內完成超車。
另外,在必要時,駕駛員應向被超車使用者通告其意圖,在居民點(第34條規定)除外。
為了進行超車,駕駛員應盡可能靠近左側,以便無與被超車輛相撞的危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勞動仲裁步驟是什么
2020-12-05政府法律顧問的條件
2021-03-11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1-20財務糾紛擔保連帶責任
2021-03-01行政執法行為的分類
2021-03-17監獄每年幾月份報減刑
2021-03-21協議管轄錯誤怎么辦
2020-11-24轉繼承份額該怎么計算
2021-02-16設立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營運資金額有限制嗎
2021-03-13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有哪幾大注意事項
2020-12-07什么是擔保合同中人的擔保
2021-03-12學生補課導致猝死是誰的責任
2021-03-19臨時用地到期可以處罰嗎
2021-01-12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出差嗎
2020-11-29勞動者被裁員是怎么賠償的
2021-03-21農民工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行投訴舉報?
2021-02-03借用資質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1-21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