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與法定代理人的區別具體有哪些
(一)設定兩者的目的不同。法律設定監護人的目的是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解決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民事行為能力方面的障礙,從而使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得到實現。而法律設定法定代理人的目的則在于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行為和訴訟行為,使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通過法定代理人的代理,能積極參加民事活動和訴訟活動,滿足自己的利益。
(二)責任不同。法定代理人是法律賦予監護人一種法定的身份,以便監護人更好地履行監護人的職責。因此,當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給他人造成損害時,法律規定監護人承擔責任的根據在于監護人的過錯責任,即監護人沒有盡到管束被監護人的責任,而不是由于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形成的責任,也不是監護人在代理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承擔民事責任。
(三)身份不同。在實際生活中,監護人有時是一身兼二職,即被告人與代理人的身份。如刑事附帶民事案件,需要由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的附帶民事訴訟中,監護人既是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又是刑事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兼當事人和代理人于一身。因此,必須在法律文書中明確監護人既是民事被告人又是刑事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的雙重身份。如果只將其列為法定代理人,不明確其民事被告人的身份,就意味著監護人本人不是訴訟當事人,而只是刑事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其本身職責只是代為訴訟行為,與訴訟結局并無利害關系。這樣在訴訟終結時,判決法定代理人為被代理人承擔民事責任,即沒有理論依據。
監護人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較多,所以此類定義,大多數人對此都會有著一定的了解,法定監護人只要自己咨詢有關人員,就能進行獲悉,但是最為關鍵的就是自己的權益維護是否存在著合理的解決方式,一旦自己的維權方式出現錯誤,會造成自己利益的損失。
飛機監護人員是什么意思?
消防監護人職責是什么?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哪時候可以去做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0-11-20能否對道路交通事故證明提起訴訟
2021-03-01拘傳的適用條件是什么
2021-02-02民事訴訟調解與不調解的區別
2020-12-30做交通虛假鑒定的后果
2021-01-27交通事故索賠攻略
2021-01-26如何書寫一份有效的遺囑
2020-11-09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房屋中介費收取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6找房屋中介要注意什么
2021-01-17什么是哺乳期?女職工在哺乳期享受哪些特殊勞動保護?
2021-02-20用人單位不承認勞動關系,勞動者應該提供哪些證據
2021-01-19離職證明中注明無勞動糾紛是不是就不能要求補償金
2021-01-07房地產保險合同有什么主要內容
2021-01-29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人身保險合同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2-02非法營運出事故保險賠嗎
2021-01-22保險公司免責情形要如何適用
2021-02-24保險代理人有哪些分類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