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民事主體組成的各項民事法律制度當中,監護制度是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完善并且健全監護制度是為了彌補過去我國在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資格,保護未成年人的成長權益等問題上的漏洞進行的彌補,同時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沒有規定說必須是幾個人,一個人或者是多個人擔任都是可以的。
一、未成年的監護人可以是兩個人嗎?
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
監護人,是對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
對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進行監護的人。一些國家的法律規定,監護人分為3種 :
① 由后死亡的父或母于遺囑中指定者,稱指定監護人。
② 由法律規定的一定范圍的親屬依一定順序充任者,稱法定監護人。
③由監護機關或法院選定者,稱選定監護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擔任監護人;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后,也可以擔任監護人。
二、民法總則監護人的職責包括哪些?
《民法總則》
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保障并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干涉。
但絕大多數情況下,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就是父親和母親兩個人來擔任的,這樣傳統的家庭組成結構如果不是客觀因素的變化,不會也不可能再有其他人參雜進去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了,其他的類似于爺爺奶奶等這些在法律上只能說和孩子存在著一定的親情關系,但父母沒有失去監護資格的情況下并無直接全力擔任孩子的監護人。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抗辯權中止履行有幾種形式
2021-01-21公司調崗員工不同意解除合同可以索賠嗎
2021-03-22公益崗會被辭退嗎
2021-01-21涉外離婚子女撫養問題
2021-02-02退休返聘人員出車禍有誤工費嗎
2020-11-30銀行匯票的基本當事人有哪些
2020-11-09不安抗辯權的行為表示方式是哪些?
2020-12-09酒店停車場車輛損壞責任如何認定
2021-01-05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3-07繼承權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3拆遷安置房可以買嗎
2021-01-10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退休離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6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車禍報保險要什么手續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