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受委托監護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22條規定:“監護人可以將監護人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因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但另有約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確有過錯的,負連帶責任。”可見,在委托監護的情形下,首先應當看當事人之間是否有約定,在有約定時從約定。如果當事人在委托監護時沒有約定責任承擔,則應當由監護人承擔責任。在被委托人也有過錯的情況下,被委托人與監護人承擔連帶責任。在對受害人承擔民事責任后,監護人和受委托人按照各自的過錯大小分擔責任。
監護人承擔責任的特殊情形:
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由監護人承擔責任的,有以下六種特殊情形在法律適用中需要加以注意:
1、教唆、幫助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致害行為視為教唆人、幫助人實施的侵害行為,由教唆人、幫助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2、教唆、幫助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教唆人、幫助人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為共同侵權的行為人,教唆人、幫助人與監護人應當對受害人承擔連帶責任。但在內部分擔責任的時候,應當由教唆人、幫助人承擔主要的賠償責任。
3、夫妻離婚后,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權益的,同該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果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確有困難的,可以責令未與該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擔民事責任。在后一種情形,離婚的雙方在對受害人承擔連帶責任后,應按公平原則在內部分擔賠償責任,綜合考慮雙方的經濟狀況、必要的經濟開支和負擔、造成損害的程度、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的過錯等因素確立合理的分擔數額。
4、侵權行為發生時行為人不滿18周歲,在訴訟時已滿18周歲,并有經濟能力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為人沒有經濟能力的,應當由原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后一情形下,監護人在訴訟中的地位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5、行為人致人損害時年滿18周歲的,應當由本人承擔民事責任;沒有經濟收入的,由撫養人墊付,墊付有困難的,也可以判決或調解延期給付。此處的“撫養人”應是在行為人年滿18周歲時,仍為其提供經常性經濟來源的人。
對于當事人來說監護人的權益維護有著法律上的需求,所以對于有關的當事人來說,即使自己不能進行一定程度的法律約束,但是對于自己孩子的利益維護,自己肯定會進行一定的了解,從而更好的維護當事人的利益而不受侵犯,履行自己的職責。
施工現場監護人員職責都有哪些?
家庭戶主是不是就是法定監護人?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協議主要有哪些內容
2021-01-21申請對工傷認定的行政復議期限是多久
2021-03-12一稿多投的行為違法嗎
2021-01-01加盟后開了店,且合同已經到期了還能解除合同嗎
2020-12-16遺產非必須留給法定繼承人嗎
2021-03-16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出資人可以要回房子嗎
2021-03-18集資房和自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27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技術服務外包勞務合同
2020-11-28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投資理財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2-06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人身保險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1-03-16什么是保險合同主體變更
2021-03-08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