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親子女的法定監護人
子女的法定監護人是父母
法定監護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擔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的人。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法定監護人包括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和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包括三種:
一是未成年人的父母;
二是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
三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民政部門等法人組織。擔任監護人的順序依血緣關系和組織關系的遠近而確定,順序在前者排斥順序在后者。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包括四種:
一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二是其他近親屬如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
三是關系密切的其它親屬、朋友。四是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當地的民政部門。確定監護人也依上列順序進行。擔任法定監護人應監護能力。認定監護人的監護能力主要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
《民法總則》第二十七條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2] 。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第三十一條,對監護人的確定有爭議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或者人民法院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在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指定監護人。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指定監護人前,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處于無人保護狀態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法律規定的有關組織或者民政部門擔任臨時監護人。監護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變更;擅自變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監護人的責任。
法定監護人是監護人中的一種類型,通常都是由我們的父母扮演這個角色,監護人對于未成年人來說,對他們的生活,教育,成長等各方面都應該悉心照料,并且法律規定了九年義務教育,作為法定監護人,必須要送孩子上學。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辭職工資怎么算
2021-02-10勞動者可以在哪些地方進行職業病診斷
2021-02-14國家賠償決定如何申請執行
2020-12-31新增固定資產價值如何確定
2021-01-19公司融資后倒閉怎樣去處理
2021-01-01抵押聲明是否證明抵押擔保成立
2021-02-19無期徒刑怎么算立功
2020-12-14土地租賃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6摘路邊芒果被行拘,民警攝影等候疑釣魚執法
2020-12-08女方婚前購買房產婚后男方出資裝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20債務危機有哪些救濟途徑
2021-01-03合同欺詐怎么報警
2020-12-10公司已經注銷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11什么是爛尾樓?怎樣避免買爛尾樓
2021-02-04哪些情形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6關于拖欠工資和調崗事宜征詢
2021-01-16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異議代簽名保險公司是否要賠
2021-01-28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21保險合同中的默示保證是什么意思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