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條件比較好的家庭會在家中的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用房屋作為禮物送給他們并且經過法定的登記用法律證明其歸屬,而監護人可能就會覺得孩子還沒有能力去管理價值這么高的房屋就想當然地出于自己的意愿將其出售,但其實孩子的房屋監護人是沒有權利出售的。下面來看看具體的內容。
一、孩子的房子監護人是否有權出售?
不可以的。根據《民法通則》規定,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常見的房產糾紛
(1)監護人濫用權利賣房
監護人如果為了保證被監護的無行為能力人正常生活而必須進行房產出售好保留證據之后再進行房產交易。而如果監護人無法證明其出售被監護人房產具有正當理由,那么就是屬于濫用對被監護人財產的處分權,為此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而我國侵權責任法規定,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
(2)夫妻一方擅自賣掉共有財產
如夫妻雙方共有一處房產,其中一方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另一方為法定監護人也無權擅自賣掉二人共有房產。作為監護人理應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除被監護人利益之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如買方不屬于“善意”取得的話,該房產合同一般被認為無效。
(3)監護人自作主張放棄繼承
被監護人雖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但仍享有繼承權。法定監護人一般不能代理被監護人放棄繼承權。這明顯損害到了被監護人的利益,這種代理行為會被認為無效。
監護人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精神病人、失能失智老人等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于無法作出真實的意思表達,因此法律為之設定了監護人。由此,監護人便負有了對上述人員在生產、生活中的照管以及代為行使相關權利的職責。但是,在監護人履行監護義務的過程中,或出于對被監護人權益的漠視,或圖謀于其經濟上的利益,或為彌補長期照顧的拖累而尋求精神平衡,因此侵犯被監護人房產等財產性利益的行為時有發生。
綜上所述,孩子雖然在一般的法律行為上不能夠為自己承擔責任卻可以在財產的管理上有絕對的權利,因為個人的財產是不會區分年齡的,既然是別人贈與給孩子的就應該等到他們成年有民事能力的時候自行決定如何處理而不是監護人隨意侵犯處理。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如何處理?
2020-11-18專利申請的消極條件是什么
2020-12-04有限合伙人的財產份額可以繼承嗎
2021-02-28乙方沒有履行租房合同怎么辦
2021-02-23惡意轉移夫妻財產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0私生子繼承權的依據如何
2021-03-02裁員時哪些員工不能裁
2020-11-24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集體合同是特殊的勞動合同嗎
2021-01-13什么情形可申請取保候審
2020-11-28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試論我國人身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1-02-12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不給臨時工買保險合法嗎
2021-03-19土地轉讓出售協議范本
2021-02-28拆遷安置房買賣注意事項
2020-11-17在拆遷補償安置階段中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