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沒有成年的時候一般都是身心都沒有成長完全,對于問題的判斷一般都是有著不完善的判斷,所以說對于未成年人來說我們國家規定的是必須要有監護人。監護人一般都是到了十八歲就沒有監護的義務了。那么年滿18歲在校學生是否還有監護人?
成年了,就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了,不再有監護人一說。父母對孩子也就不再有撫養義務了。
1、監護人是指對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2、一般情況下,只有未成年人才需要監護人。成年人的,只有不能辨認或者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才需要設置監護人。
3、民法通則
第十四條 【監護人的法定代理權】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第十三條 【精神病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十二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4、你的情況:離婚判決的是撫養權,不是監護權,你的理解是錯誤的。
其次,十八歲以后,可以自己選擇與誰居住。這與監護權無關!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按以下程序與方式確定監護人。
《民法通則》第二節 監 護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注: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祖父母、外祖父母;
兄、姐;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對于年滿18歲在校學生是否還有監護人的問題我們是可以通過我們國家的規定來進行了解的,我們國家的規定是監護人針對的往往是未成年人,所以說對于年滿十八歲的人來說已經是成年人了已經不需要有監護人了,法律規定當中也沒有監護人這一說。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怎么舉證
2021-01-10商家價格欺詐欺騙消費者怎么處罰
2020-11-27交通事故訴訟時效過期怎么辦
2021-01-22什么是國家賠償?
2020-12-16專利申請復審費可以減免嗎
2021-03-14締約過失責任是什么
2021-01-05民工蝸居討薪方法有用嗎,農民工還可以如何合法討薪
2021-02-262020公司破產員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3破壞軍婚有什么后果
2020-12-20單位現在突擊裁員要給勞動者補償嗎
2021-02-14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15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29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工人在廠里受傷已買保險還需賠償嗎
2021-01-15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有關問題
2021-02-03私人房屋裝修承包合同
2020-11-22買的安置房要拆遷了怎么辦
2020-11-12上海拆遷安置房如何辦理產權證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