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就是對沒有行為能力的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負有監護責任的人,監護人分為法定監護人,指定監護人和遺囑監護人、委托監護人。監護人又分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監護人必須負起監護的責任,應該具有監護的能力,有人說監護人是分為第一監護人,第二監護人和第三監護人的,那麼法律規定什么是第三監護人?下面我們來聽聽小編的看法。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七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了法律規定什么是第三監護人。實際上法律上是沒有規定第一監護人,第二監護人和第三監護人的,法律也是區分不出第一、第二和第三監護人的,作為父母都是監護人,只是對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有監護人的區別,作為監護人一定要盡到監護人的責任,負有監護人的能力,有較多的立法都規定了不得擔任監護人的消極資格,禁治產人、準禁治產人,被判處刑罰的人、失蹤人、破產人等都是不得擔任監護人的。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醫療糾紛,可否拒付醫療費
2021-01-17眾籌和非法集資的區別
2021-02-27如何注冊專利
2021-03-09無期徒刑出獄后可以吃低保嗎
2021-02-05錄音去哪里司法鑒定
2021-01-04勞動條件發生變化能變更合同嗎
2021-01-17合同形式瑕疵處理
2020-11-18買私人地皮蓋房子,拆遷能否得到賠償
2021-01-03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提前半個月辭職合法嗎
2021-03-10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人身保險投保人對哪些人具有保險利益
2020-12-03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22車輛雙方事故和單方事故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30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嗎
2021-02-28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保險公司違規理賠怎么處理
2021-01-16新保險法解釋有什么規定
2020-12-10土地承包經營權人處分權能是指什么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