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未成年的年齡階段,還不具備獨立的行為能力,父母或者其他親友或者一些組織機構,就具有監護監督我們行為能力的責任以及照料我們的生活,法律上對監護人也有明確的規定,那么,關于孩子的第一監護人是父親還是母親呢?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
一、什么是監護人?
監護人,是指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護職責的人。包括:
(1)法定監護人,
(2)指定監護人,
(3)遺囑監護人,
(4)委托監護人。上述監護人又可分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監護人應具有監護能力,符合法定資格,并克盡監護職責,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與監護職責相適應,監護人主要具有以下權利:
(1)有權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
(2)有權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
(3)有權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并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
(4)有權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
(5)有權代理被監護人進行訴訟。監護人依法行使監護權利,任何組織或個人均無權干涉。
二、相關法規: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按照以下原則來確定:
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1) 祖父母、外祖父母;
(2) 兄、姐;
(3)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 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3、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4、沒有第一條、第二條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根據上述法律的相關條文,法律上規定的是父母在世的父母就是是孩子的監護人,并沒有說明有第一監護人、第二監護人之分。孩子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在良好的監護環境下成長,是對他們基本的保障,不管孩子的第一監護人是父親還是母親或者其他人,都要盡到自己作為監護人的責任和義務。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3年以下有期徒刑包括3年嗎
2020-11-18房產公證費收取標準
2021-03-04治安強制措施有哪些
2020-12-01怎么看匯票是否附有追索權條款
2021-03-12商業承兌背書人有追索權嗎
2021-02-02入贅者對岳父母是否有贍養義務
2020-12-13訴訟離婚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和親戚斷絕關系違法嗎
2021-01-25上市銀行呆賬準備金計提方法差異原因有哪些
2021-01-01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找二手房中介怎么安全交易
2021-03-24圓珠筆簽訂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8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調崗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三責險的賠償范圍有多大
2021-02-19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小額人身保險的金額是多少
2021-01-31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的?
2021-02-14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保險公司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仍應理賠嗎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