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寶寶出生來到世界上,都有爸爸媽媽作為他的監護人,保護他的人身以及財產權利。因為寶寶太小,他們不具備民事行為能力以及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如果未成年人的爸爸媽媽不在了或者其他情況發生,那么,作為監護人的還可以是?監護人資格條件有哪些?
法律定義
監護
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總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詳細介紹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首先應當由其父母擔任,如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按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①祖父母、外祖父母;②成年的兄、姐;③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按照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①配偶;②父母;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親屬;⑤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沒有上述范圍的近親屬或近親屬喪失監護能力的,有關單位或居委會、村委會可以從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近親屬、朋友中指定監護人。當近親屬對于由誰擔任監護人發生爭議時,有關單位、組織可以進行調解并從他們中間指定監護人。被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
4、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因故暫時無法行使監護權,可將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擔。受委托擔任監護人的人為委托監護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別規定之外,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仍由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承擔,但委托監護人對此確有過錯的,應承擔連帶責任。
分類
對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進行監護的人。一些國家的法律規定,監護人分為3種:
①由后死亡的父或母于遺囑中指定者,稱指定監護人。
②由法律規定的一定范圍的親屬依一定順序充任者,稱法定監護人。
③由監護機關或法院選定者,稱選定監護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擔任監護人;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后,也可以擔任監護人。
對于沒有上述監護人的未成年人,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被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其監護人應由下列人員擔任:
①配偶。
②父母。
③成年子女。
④其他近親屬。
⑤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的。
沒有上述監護人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近親屬、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可由有關行政機關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所以說,若未成年人法定的父母親監護人出現狀況,監護人資格條件則是由近親關系依次排序下去,到最后當地的居民和村民委員會。由于未成年人身體和心理的不成熟,需要監護人對其加強保護和人生引導。其他需要咨詢的法律問題,可登陸律霸網站。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什么是監護權,監護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保超標有刑事責任嗎
2021-02-15涉外離婚一方不出面怎么辦
2021-01-03可撤銷婚姻是否遵循自始無效
2020-12-03仲裁和訴訟解決民事糾紛有哪些方式
2021-01-28交通事故賠償有沒有精神賠償
2021-02-08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會產生什么后果
2021-02-14法院離婚調解程序是什么
2021-02-18資產具有哪些風險
2021-02-09何時開始喪失繼承權
2020-12-16入職被發現畢業證是假的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3-17“試用工”應該得到勞動報酬嗎?
2021-02-02出租人拒絕維修水管,該怎么辦
2020-12-15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建筑工程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20簽定家庭財產兩全保險合同需注意事項
2021-03-13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程序
2021-03-03健康保險產品中的產品參數又是指什么
2021-02-05保險公司何時不用賠償
2020-12-02誠信原則的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