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需要保證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保障未成年人的權利。監護人的責任和義務是法律賦予的,因此監護人必須依照法律規定履行責任。那如果監護人不履行撫養義務怎么辦?當然是以法律維權!下面跟隨小編了解相關規定。
一、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怎么辦
由于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未成年孫子女、外孫子女負有撫養義務,是建立在未成年人的父母“無力撫養”的基礎上的。因此,對于 父母有能力撫養,而未盡到撫養義務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當然可以要求該未成年人的父母履行撫養義務。而且,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屬于不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 人的合法權益,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審理;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按照特別程序審理;既要求承擔民事責任,又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分別審理。
二、怎么確定法定監護人的范圍
監護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
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基本權益需要得到保護。而監護人是法律認定的對未成年人的保護者,應當遵守法律規定實行撫養義務,保護義務。如若遭遇監護人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情況,應盡快咨詢律師,以法律渠道解決問題。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現實中哪些有獎銷售行為是違法的
2021-02-20股份有限公司用交稅嗎
2021-03-05公司分立無效的原因
2020-11-24商品房住宅保修期從何時起算
2020-11-09孩子探望權,父母一方被禁止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1-01-10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
2021-01-16先予執行的裁定有何效力
2020-12-27信用不良的能成立公司嗎
2021-01-11受欺詐訂立的買賣合同有效嗎
2020-11-17試用期內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嗎
2021-02-27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單位交意外保險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05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意外傷害險可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12辭職后保險怎么處理
2020-11-20國家承擔軍人傷亡保險的資金
2020-11-15財產所有者、保險契約、被保險人權利與義務知識
2020-12-13制定拆遷補償方案的主體是誰
2021-03-03拆遷房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30公租房拆遷補償款應怎樣確定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