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A現(xiàn)年15歲,其父母于1997年時通過訴訟方式離婚,經(jīng)法院判決,A隨母親生活,由父親每月支付五百元的撫養(yǎng)費。由于從小父母離異,A性格憂郁沉悶,在學校無心學習,既不善于與人交往,也沒有什么朋友。今年8月間,A因小事與同學發(fā)生口角,一怒之下把同學打傷了。該同學因為治療花去醫(yī)療費3萬余元。在校方調解下,受傷同學的父母同意將賠償款降至3萬元,并可在一年內分期付清。然而,A的母親近年來體弱多病,自去年起已病退在家,經(jīng)濟上并不寬裕,無法在一年內支付3萬元。于是,A母找到了A父,希望其能承擔部分賠償金額。然而,A父表示:雙方已離婚,A也判歸母親撫養(yǎng),自己也一直按判決每支付撫養(yǎng)費,除此之外,自己不承擔任何其他的義務。因此,對于A打傷同學要進行賠償一事,自己并不承擔任何責任。A母親向律師咨詢A父親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定。
律師解答:本案涉及的是離婚后雙方對子女的權利義務關系。
根據(jù)《婚姻法》第21條、第23條、第36條的規(guī)定,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親或母親直接撫養(yǎng),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yǎng)和教育的義務。
由此可見,父母對子女的權利義務是基于父母子女身份而產(chǎn)生的,只要身份存在,雙方之間的權利義務也就存在,而父母子女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改變,夫妻離婚后,不論子女隨哪一方生活,父母雙方仍對子女負有教育?、撫養(yǎng)、保護的義務,離婚或支付撫養(yǎng)費不能成為其免除上述義務的理由。因此,本案中,在A母親確無法承擔全部賠償費用的情況下,A父親仍要承擔支付賠償金額的責任。
法律規(guī)定:《婚姻法》第21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yǎng)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yǎng)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yǎng)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yǎng)費的權利?! ?/p>
子女不履行贍養(yǎng)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yǎng)費的權利?! ?/p>
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婚姻法》第23條: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婚姻法》第36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yǎng),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肇事罪可不可以要求取保候審
2020-11-17國有企業(yè)改制的方式
2020-12-27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交什么稅
2021-02-23醫(yī)療事故適用什么責任原則,醫(yī)療事故誰來舉證
2021-03-19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什么的原則
2021-01-28行政訴訟證據(jù)采信規(guī)則
2021-03-14如何解決拆遷上訪問題
2021-01-26傳喚意味著定罪嗎
2021-01-05合同已實際解除應否確認效力
2021-01-25沒結婚但一起生活有繼承權嗎
2020-11-21超市顧客摔傷保潔公司賠償是怎樣的
2021-03-01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什么是房地產(chǎn)登記?
2021-03-25企業(yè)要求合同變更,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0-11-25員工擅自離崗怎么處理
2020-12-04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如何簽訂保險合同,怎么看懂保險合同
2020-11-20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fā)了一場官司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