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遺產糾紛的情況有繼承人在被繼承人死亡之后對繼承權和遺產分割引起的爭執。如因繼承權、繼承順序、遺產分配份額等發生爭議,都屬于繼承糾紛。處理遺產的方式有:
1、自行協商
繼承糾紛發生后,相關當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礎上,通過互諒互讓,就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協商達成一個各繼承人都愿接受的協議,然后按協議分割遺產。協商雖然是在產生糾紛的當事人雙方之間進行,但也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1)平等自愿原則。協商不是法定的解決民事糾紛的必經程序,所以,必須在雙方當事人都同意的情況下,才能適用這種方式再者,協商后達成的協議也必須是在雙方當事人都自愿的基礎上達成。
(2)合法原則。分清是非是協商解決的前提,衡量是非的標準是繼承方面的法律、政策的規定。經協商達成的協議本身也要合法,否則無效。值得注意的是,當事人在協商處理繼承糾紛時,可以放棄自己的權利,對此不能按違法對待。
(3)不損害國家、社會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原則。當事人不得為達成協議,為了各自的利益而損害國家和社會的利益,或者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否則,這種協商便失去了公正性和合理性,因此,也不受法律保護。
以協商方式處理遺產糾紛有利于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團結,由協商解決完全基于有關當事人的自愿行為,因此處理后不會傷害彼此之間的親情,也有利于糾紛的迅速、徹底解決。由于以協商方式處理遺產糾紛,不需經過別人的調解,更無須訴諸法院,節省了當事人的人力、財力和時間。同時,由于協議是當事人自行協商達成的,因而能夠使糾紛得到徹底解決。
2、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群眾性組織。在發生繼承糾紛后,如有關當事人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以繼承法為依據,通過說服教育的方法來調解糾紛,促使當事人在自覺自愿的基礎上,互相諒解,互相讓步,達成協議。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協議達成以后,各當事人都應當自覺遵守和履行。
3、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繼承糾紛發生后,經協商不成時,可以不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過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不成協議的,任何一方也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應當注意的是,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3條的規定,繼承糾紛不能仲裁。因此,有關當事人之間因繼承發生糾紛后,不能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綜合上面所說的,家庭因遺產而產生糾紛的情形有很多種,只要分配不合理那么就會引起爭吵,因此,作為繼承遺產的當事人就需要依法的來進行處理,有遺囑的按遺囑的來進行處理,如果沒有遺囑的就可以按法定的條款來進行分配遺產。
遺囑無效時遺產如何繼承
第一順序遺產繼承比例
遺產繼承糾紛怎么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繳納五金一險是否有什么強制措施
2021-01-16離婚糾紛如何立案登記
2020-11-10禁止侵害他人隱私權的具體行為有哪些
2021-01-29定金與訂金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1-02-13怎樣能撇清婚內債務
2021-03-11快遞取件二次收費違法嗎
2021-03-19交通事故定殘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9離婚后隱藏財產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2-29合同無效認定有哪些部門負責
2020-12-24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勞務派遣合同怎樣簽
2021-01-05實習期完還有試用期合法嗎
2021-02-04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有哪些區別
2021-01-29企業財產險有哪些險種
2021-02-25買賣投連險有哪些費用需要交納
2021-03-2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