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辭退兩個月后是否還能申請勞動仲裁
可以
勞動爭議又稱勞動糾紛,是指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在執行勞動法律、法規或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因利益分歧而產生的爭執行為。勞動爭議的內容十分廣泛,如因勞動報酬問題引起的爭議,因處分職工問題引起的爭議,因職工錄用、調動、辭退等問題引起的爭議等。總之,勞動關系涉及到的一切方面都有可能引起爭議。。對于勞動爭議的解決方法,我國《勞動法》第七十七條作了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根據這項法律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雙方解決不成時,通常有三種解決方法:一是當事人可以依法向本單位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二是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三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其中,仲裁是解決勞動爭議的必經程序,不經勞動仲裁,是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本案中徐某同單位之間發生的勞動爭議,選擇的解決辦法是,先申請單位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在調解不成的情況下,又向仲裁委員會提出了仲裁申請。《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依此規定,徐某應當在收到單位的辭退決定那天起60天內提出仲裁申請才能有效。
在勞動爭議發生后并沒有直接去申請勞動仲裁,而先申請了本單位的勞動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對于這種勞動調解委員會調解不成的而申請勞動仲裁的情況,仲裁時效的計算問題勞動部有文件規定,勞動部勞發[1995]309號第八十九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從當事人提出申請之日起,仲裁申訴時效中止,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應當在30日內結束調解。仲裁申訴時時效從中止的30日之后的次日繼續計算。
通過本案,我們應當注意的是,勞動者在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后,無論選擇調解,還是選擇仲裁,都應當在法律規定的時效范圍內申請解決。如果超過法律規定的時效再申請解決爭議,有關部門有權不予受理。解決爭議時,勞動者如果希望通過本單位的勞動調解委員會解決爭議,應當自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內,向本單位調解委員會提出調解申請。無論調解是否成功,該調解都應自勞動者申請調解之日起30日內結束;到期未結束的,視為調解不成。勞動者此時就應當考慮是否申請仲裁。如果以調解委員會的調解還沒有結束為理由而遲遲不申請仲裁,很容易超過仲裁時效而失去受法律保護的機會。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被公司辭退兩個多月之后也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的,一般情況下勞動者的權利被他人侵犯了就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一般情況下是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是什么
2021-03-24公職人員參與非法集資如何處罰
2020-11-12普通許可可以轉授權嗎
2021-01-05辦理未婚證明需要帶什么
2020-11-26交通調解協議書能否反悔
2020-12-22公款賬戶可以轉到個人賬戶嗎
2021-03-12解除勞動合同的招工表還有效嗎
2021-03-18行政辦事處有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3房產中介費有哪些收費項目
2021-03-18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試用期離職被壓了一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1-02-04干活慢會被辭退嗎
2020-11-29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
2021-01-20保險合同要怎么簽訂
2021-03-01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的理賠是怎樣的
2020-12-08保險合同的變更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2某保險公司訴黃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6航班延誤險得不到理賠怎么辦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