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撤銷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撤銷則是由有關機關在當事主體實施違法行為,達到法定撤銷要件后,撤銷相應的主體資格,證件等如企業的營業執照是一種行政許可,撤銷是行政機關的糾錯行為,是對實施中存在違法因素的行政許可的糾正。撤銷一般都具有溯及既往的效果,即行政行為撤銷通常使得行為自作出之日起喪失法律效力
二、企業注銷后的法律責任承擔是怎么規定的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一旦注銷登記,公司即告終止,其法律意義上的主體資格就告消滅。換言之,公司一旦注銷登記,公司就不復存在了,任何人都不可能向其主張權利了。
為了維護交易安全,保障債權人的利益,《公司法》對申請公司注銷登記做了嚴格的規定,除非因合并或者分立外,公司在申請注銷登記前必須經過法定清算程序。所謂清算,就是通過一定程序了結公司對外所有的法律關系,并在清償所有債務后將公司剩余財產分配給公司股東的程序。清算程序中的一個環節就是由清算組核實債權并進行清償,清算組應在清算期間通知、公告債權人,由公司的債權人向清算組申報債權,公司只有在完成清算程序后,才可以申請注銷登記。
公司注銷,其民事主體資格即消滅,正常情況下,本不存在也無法追究其民事責任。但如果存在其他當事人如股東、董事、監事、經理等應對該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情形,則可以以其他當事人為被告,直接對其追究相應的民事責任。如股東在公司注銷的過程中,沒有依法履行必要的清算義務,由股東承擔清算不實的責任,即由股東來承擔未履行清算義務的賠償責任。
這與股東有限責任原則并不沖突。如果股東履行了清算義務,那么無論公司是否有足夠的財產能夠清償其債務,都不應追究其股東的責任,這正是有限責任本來的結果。但由于股東未完全履行清算責任,導致原告未能申報債權和參與清算。如果該公司清算的結果還有剩余財產,則被股東分配;如果該公司資不抵債,則本應按比例受償的財產被其他債權人分走。兩種情形最終均導致原告債權的不能受償。而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正是由于股東未履行通知義務。對此應承擔的責任不再是一般的有限責任或無限責任,而是獨立形成的賠償責任。
在進行企業注銷的時候能更清楚有利于公司注銷辦理,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編碼的公章是否有效
2020-11-21上海離職后住房公積金怎么提取
2020-12-15驗資戶的資金如何轉出
2021-03-09第三方支付代扣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3打人者派出所怎么處理
2021-01-27借條到期重寫怎么寫
2021-03-21訴后財產保全怎樣處理
2020-12-05離婚集資房怎么分,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2-27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未辦理結婚手續的財產問題
2021-03-05消費者購物時被電擊傷,商場是否擔責
2020-12-24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保險合同本人抄約部分不是本人抄的,字是自己簽的,可以投訴嗎
2020-11-10保險公司可以解散或者倒閉嗎
2021-01-21保險公司墊付方式是什么
2021-03-23沒有上崗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2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