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制度是指民(商)事爭議的雙方當事人達成協議,自愿將爭議提交選定的第三者根據一定程序規則和公正原則作出裁決,并有義務履行裁決的一種法律制度。仲裁通常為行業性的民間活動,是一種私行為,即私人裁判行為,而非國家裁判行為,它與和解、調解、訴訟并列為解決民(商)事爭議的方式。但仲裁依法受國家監督,國家通過法院對仲裁協議的效力、仲裁程序的制定以及仲裁裁決的執行和遇有當事人不自愿執行的情況時可按照審判地法律所規定的范圍進行干預。因此,仲裁活動具有司法性,是中國司法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法律咨詢:
國際商會仲裁院與中國國際商會仲裁院關系
律師解答:
沒關系。中國國際商會仲裁院就是中國貿仲另外一個名字
相關法律知識:
仲裁機構
1、仲裁協會
中國仲裁協會是仲裁人員的自律性組織,根據章程對仲裁委員會及其組成人員、仲裁員的違紀行為進行監督。仲裁委員會是中國仲裁協會的會員,中國仲裁協會的章程由全國會員大會制定。中國仲裁協會依照仲裁法和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制定仲裁規則。
2、仲裁委員會
仲裁委員會是常設性仲裁機構,一般在直轄市,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設立,也可以根據需要在其他設區的市設立,不按行政區劃層層設立。
仲裁委員會由市的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和商會統一組建,并應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司法行政部門登記。
仲裁委員會由主任1人,副主任2至4人和委員7至`11人組成。仲裁委員會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法律、經濟貿易專家和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人員擔任。仲裁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中法律、經濟貿易專家不得少于1/3。
仲裁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①從事仲裁工作滿8年的;
②從事律師工作滿8年的;
③曾任審判員滿8年的;
④從事法律研究,教學工作并具有高級職稱的;
⑤具有法律知識,從事經濟貿易等專業工作并具有高級職稱或具有同等專業水平的。
仲裁委員會根據不同專業設置仲裁員名冊,便于當事人挑選仲裁員。
3、仲裁庭
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案件后,并不直接仲裁案件,而是組成仲裁庭行使仲裁權。
仲裁庭的組織形式分為合議制和獨任制兩種。合議制由3名仲裁員組成仲裁庭,其中1名為首席仲裁員,負責主持案件的仲裁,獨任制由1名仲裁員組成仲裁庭。
當事人約定由3名仲裁員組成仲裁庭的,應當各自選定或各自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1名仲裁員,第三名仲裁員是首席仲裁員,應當由當事人共同選定或共同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當事人約定由1名仲裁員組成仲裁庭的,應當由當事人共同選定或共同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誤診要承擔責任嗎
2020-12-27農村房屋拆遷該怎么補償
2021-01-26股東代表訴訟中以誰的名義提訴訟
2020-12-01公司法關于股東出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03辭職了老板拖工資怎么辦
2020-12-01人身損害賠償死亡賠償多少
2020-11-12單位的資金可以以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嗎
2021-02-15能夠引發合同之債的有哪些情形
2020-12-17犯罪中止的定義與適用
2021-03-12實名購房有什么作用
2020-11-23如果勞動合同終止勞動者是否能夠獲得一些賠償
2021-02-05實習期間的駕照可以租車嗎
2020-12-28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男友是否可以給女友投人身保險
2021-02-05地震死亡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8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人傷理賠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2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研究
2020-12-02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
2021-03-23代理人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行為是否有效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