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遺產繼承人包括哪些?
土地遺產繼承人包括父母,配偶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和被繼承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從土地的性質來看,居民享有的只是土地使用權,其土地所有權仍屬集體所有,居民本人及其同住親屬死亡土地使用權自然消滅。
土地使用權的被繼承人的范圍有哪些
下列人員可以為土地使用權的被繼承人:
1、接受國家交付的用于一年生農作物種植、用于水產養殖的農業土地的公民;
2、接受國家交付的用于種植多年生農作物的土地、用于種植林木的土地、宅基地的公民、家庭戶成員;
3、有權使用他人依照本法典和土地法的規定向自己轉移土地使用權土地的公民。
二、土地使用權能繼承嗎
按照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一條規定: 承包人應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繼承法的規定繼承。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繼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內繼續承包。公民的房屋屬于個人的合法財產,按照我國繼承法的規定是可以繼承的。不論是城市人還是農村人,甚至國家干部,還是其他人,都可以按照繼承法的規定享有繼承權。我國憲法和土地管理法都明確規定,農村宅基地屬于集體所有。根據這一規定,所有農村居民的宅基地所有權都屬于村集體。宅基地上房屋的繼承者在依法取得房產所有權以后,宅基地的使用權隨地面上的房產所有權而轉移,由繼承者繼續使用。除自己居住外,也可以根據有關規定,將該房屋出售給本村集體經濟組織內的成員。
在生活當中關于土地的使用權利是可以發生繼承的,但是在使用權進行繼承的時候,也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比如說留有遺囑或者是由相關法定繼承人進行繼承。但是不管怎么樣來說,宅基地土地的所有權是不能夠發生繼承的,畢竟它不屬于遺產的范圍。
代位繼承人死亡后由誰繼承?
繼承人對遺囑有爭議怎么辦?
自愿放棄遺產繼承權聲明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冊資金怎么交
2021-03-22詐騙立案了可以銷案嗎
2021-02-27三維標志有哪些禁用條件
2021-01-03被政府質押的房子能買嗎
2021-03-012020國家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2擔保法解釋一
2020-12-142020年什么情況下累犯能判緩刑
2021-03-06超市倒閉,促銷員有補償嗎
2021-01-25老人不堪忍受長子常年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2-21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貨運運輸合同的保險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09保險公司有中止合同的權利嗎
2021-03-03保險合同的含義與特征有哪些
2021-03-04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3保險法是如何規定固定資產投保的內容
2021-01-20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行使
2021-02-04偽造 涂改有關證明騙取保險金案
2021-03-11村民侵占耕地不給怎么辦
2021-01-30土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