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盡了贍養義務卻分不到遺產怎么辦?
盡了贍養義務卻分不到遺產可以向法院進行訴訟。《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1條至第15條有全面規定,贍養人的具體義務包括:
1、 物質上的贍養
生活費用的提供是最基本的。當被贍養人患病時應當提供醫療費用和護理。應當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強迫老年人遷居條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擔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變產權關系或租賃關系。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贍養人有維修的義務。贍養人有義務耕種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歸老年人所有。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贍養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擔力不能及的勞動。贍養人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2、日常生活中的扶助
對于年老體弱、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父母給以照顧、扶助,對生病的父母應給予悉心照顧。
3、精神上給予慰藉
父母進入老年后需要親情的慰藉以克服孤獨感。精神贍養是社會經濟發達以后更為重要的贍養義務。因為物質條件會隨社會經濟發展而提高,國家和社會對老年人能夠提供更多的物質保障,許多父母不依靠子女提供物質上的幫助,所以物質贍養會弱化。而日常生活的料理扶助也可依靠社會服務保障體系得到解決。唯有子女對父母的孝敬、關心、體貼、安慰是無法從其他途徑得到解決。贍養老人這一義務顯得更為重要。
二、多盡贍養義務可以多分遺產嗎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第一千一百三十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對被繼承人生活提供了主要經濟來源,或在勞務等方面給予了主要扶助的,應當認定其盡了主要贍養義務或主要扶養義務。”所以,尊老敬老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且法律鼓勵每一位公民對老人多關心照顧,多盡一份孝心,對于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可以多分遺產,對于沒有孝心不盡扶養義務的繼承人,應當不分或者少分遺產。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法律所規定的法定繼承的順序就是按照血緣的親疏遠近來進行的,但是有一些規定,比如喪偶兒媳對于公公婆婆盡到主要的贍養義務,也可以分得公公婆婆的遺產。
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條件有哪些
繼承人放棄繼承權必須公證嗎
代位繼承人是第一順序繼承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合同無效的情形
2020-12-20合同中不合理的條款如何中止
2021-01-30中國駐外使領館可以辦理哪些公證?
2021-01-26法院非訴執行程序法律規定
2021-03-14先簽訂股權轉讓協議還是先收取股權轉讓款
2021-01-052020醉駕可以判緩刑嗎
2021-03-17家庭暴力援助方式
2020-12-30商業銀行破產給賠付嗎
2021-01-08第三方代償協議有效嗎
2021-01-25合同生效后有異議怎么辦
2020-12-04限制出境怎樣解除
2021-01-08房屋未過戶,房屋征收補償歸誰所有
2021-02-06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勞務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該怎么做
2021-02-15保險人哪些情況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2-25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如何正確區分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不同點
2021-02-01試析保險合同中的幾對基本概念是什么
2021-03-22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壽險理賠需要知道這些問題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