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遺囑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1、遺囑人擁有立遺囑的能力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遺囑人是享有自由分割個人財產權利的,但對于設立遺囑時,也同樣有著相應的規定。那就是在設立遺囑時,遺囑人應該是處于正確的狀態中,也就是說他是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而不是在神志不清時迷迷糊糊說出的話語。同時哪怕是遺囑人在以后的日子里恢復行為能力,這份遺囑也是屬于無效。因為遺囑這件事原本就是出于老人自主意識的分配,當不具有完全行為能力時,有時候這種自主意識或許會存在一定的錯誤。這樣做也是保障了繼承人將來的利益不受到損害。
2、自愿設立遺囑
同時設立遺囑時應當是處于自愿前提的,而不是因為貪圖老人錢財進行威逼 利誘等手段。甚至還有些繼承人或許為了得到遺囑,將來采取篡改的行為。這種事情一旦被發現,哪怕是已經獲得了遺囑,也會被依法剝奪。
3、不得違反社會公德
或許我們在電視里面曾經看到過,有些老人在立下遺囑時選擇將自己的財產給予其他人,而這個其他人卻是“小三”。實際上這種做法的遺囑是屬于無效的,因為已經違反了社會公德。所以在立下遺囑時,也應該以不違法社會公德為前提。
4、無法剝奪無保障人員的繼承權
最后,我們要知道,雖然享有遺囑權,但并不代表遺囑就可以隨意分配。比如自己的某個子女生活已經沒有保障,但老人在立遺囑時并沒有考慮到將來他們的生活狀態,那么這份遺囑將來也有可能是無效的。但是要注意,這里所謂的無保障人員指的是沒有收入來源且失去了勞動能力,而不是那些“啃老族”們!
二、要訂立有效遺囑,可以遵循以下幾個步驟:
1、厘清遺產范圍,明確遺囑發生作用的領域。遺囑人應當對自己去世之后的遺產予以交代,包括遺產的范圍、名稱和數量。只要是遺囑人合法的個人財產,不論動產、不動產、有價證券、債權還是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均可作為遺產進行分配。
2、指定繼承人,明確遺產的歸屬。遺囑人可以通過遺囑將自己的遺產遺留給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數人。如繼承人不明確,遺囑將因無法執行而視為無效,繼承人只能按法定繼承分配遺產。
3、列明繼承份額,明確遺囑的執行方法。在遺囑中,遺囑人應當指明各繼承人可以繼承的具體財產的名稱、份額或數量。如果指定由數個繼承人共同繼承某項財產的,應當寫明各繼承人所得的具體數目或份額。
如未寫明繼承份額,法律一般推定為均等享有繼承權,即平均分配該項遺產;遺囑中尚有沒有處分的財產的,該財產即視為遺囑未處分的遺產,按法定繼承處理。
4、指明繼承人的附加義務,設定遺囑適用前提。遺囑人可以在遺囑中對繼承人設置附加義務,作為繼承人繼承的前提條件。如生父在遺囑中將遺產留給女兒,同時要求女兒為繼母養老送終等。
5、再指定繼承人,防止指定繼承不能實現。如遺囑人可以在遺囑中聲明他的遺產由小兒子繼承,若小兒子先于他死亡或放棄繼承時,則由其兄繼承,則該人之兄即為再指定繼承人。遺囑中的再指定繼承人,只有在指定繼承人空缺的前提下,才可實際享有繼承權。
遺囑必須是遺囑人真實意思的表示,受欺詐、脅迫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除此之外,也要求遺囑的內容必須合法,不能與現行法律法規相抵觸。當然,遺囑人在訂立遺囑的時候,也需要采取法定的形式。
房產遺囑僅有居住權是否有效
訂立錄音遺囑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哪些人可以做代書遺囑的代書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人執業以來,秉著“信譽為本”、“客戶至上”的執業精神,倡導“法理精神和服務創造價值”的理念,始終堅持“憲法法律至上、社會公平正義至上、當事人合法權益至上”的執業追求,在法學專業領域不斷學習,深入研究。憑借對國內經濟政策、社會動向的準確把握及現行法律的深刻領會,依托與各級司法部門、行政機關、行業協會、中外企業建立的良好合作關系,以學者的嚴謹態度,專家的服務水準,為委托人提供優質高效、盡職盡責的法律服務!? 在1年多的律師執業過程中,我經辦了大量的各類法律事務:成功辦理民事經濟案件30余起,在諸多業務中,我尤擅長公司、企業法律事務的處理,民商、經濟案件的仲裁和訴訟案件的代理。因此,我憑借自己嫻熟公司法、合同法、民法通則、擔保法、勞動法等相關法律的優勢,先后內蒙古多家企事業單位的專職法律顧問。在承辦案件、擔任法律顧問或提供其它法律服務的過程中,我努力運用法律、智慧、勇氣、謀略和技巧,竭誠為顧問單位、委托人服務,維護了顧問單位的合法權益。執業2年多來,我通過自己“熱心、細心、精心、耐心”的法律服務,贏得了顧問單位和廣大委托人的一致好評!?
哪些債務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
2021-03-09民法典中關于居住權怎么規定的
2021-03-08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6哄騙立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0-12-31職務發明的申請權是單位嗎
2020-12-19車禍私了要去交警隊簽什么協議
2020-12-22離婚法院調解書不見了怎么辦
2020-11-22家暴屬于治安案件嗎
2020-12-28貸款需要擔保的要簽擔保合同嗎
2021-02-1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的解釋
2020-12-27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勞動者如何協商調崗保證自身權益
2020-12-15發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家長有哪些基本義務
2020-12-21人壽保險申請理賠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16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保險公司是否賠償怎么判斷
2021-03-22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保險經紀人具有哪幾種組織方式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