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繼承權放棄條件具體是什么
1、當事人的身份屬實,要有完全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2、當事人放棄繼承權的意思表示真實、合法,沒有受欺詐、脅迫,沒有違反法律的規定。
3、公證處要向當事人講明他的權利、義務以及放棄繼承權的法律后果,使當事人對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將要產生的影響有明確的認識,并將其記錄在談話筆錄中,讓當事人核對并簽名。
4、當事人放棄繼承權不應附帶其他條件或將自己放棄的權利轉移給他人。
繼承人因不愿履行法定義務,如不想清償被繼承人債務,不愿承擔扶養、撫養、贍養義務等原因而表示放棄繼承的,必然損害他人的利益。對此,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繼承人因放棄繼承權,致其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的,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
二、放棄繼承了現在反悔可以嗎?
要區分不同的情況。
1、遺產處理后,繼承人對放棄繼承反悔的,不予承認。即此時繼承人反悔是無效的。
2、遺產處理前或在訴訟進行中,繼承人對放棄繼承反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其提出的具體理由,決定是否承認。此時還有反悔的可能。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0條還規定:“遺產處理前或在訴訟進行中,繼承人對放棄繼承反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其提出的具體理由,決定是否承認。遺產處理后,繼承人對放棄繼承反悔的,不予承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之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法律并沒有規定放棄繼承必須以書面形式。
繼承人可以放棄繼承遺產,但一般情況下需要以書面形式做出放棄的意思表示,用口頭方式表示放棄繼承,本人承認,或有其它充分證據證明的,也應當認定其有效。對于放棄繼承后的反悔,首先可以于其他繼承人協商,如其他繼承人一直同意其撤銷放棄繼承聲明,則可以仍按原各自份額繼承。如不能協商一致則需經人民法院根據具體理由決定是否同意其撤銷放棄繼承聲明。
遺棄行為關于繼承權會喪失嗎?
贍養義務和繼承權有關系嗎?
繼承權喪失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訴訟流程詳解
2021-02-15涉外離婚子女撫養權如何確定歸屬
2021-02-15再次鑒定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0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3-03如何注冊品牌專利
2020-12-05簽名只簽姓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6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辦理抵押需要扣留房產證嗎
2021-01-14關于噪音擾民哪個部門能有效的管理
2021-03-02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職工在廠里吃早餐時猝死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2-22父母可以給成年子女購買死亡險嗎
2021-01-10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怎么辦
2021-01-26此類第三者責任保險應如何理賠
2020-12-07沒有保險合同逃逸是否免責
2021-02-13在責任保險中保險合同的賠償要件是什么
2020-12-21保險人和被保險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