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遺囑應寫的內容是什么
遺囑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立遺囑人的姓名、年齡、性別等;
2、立遺囑人的家庭情況;
3、訂立遺囑的原因;
4、遺囑處分的財產狀況(名稱、數(shù)量、所在地點以及是否共有、抵押等);
5、處分財產的種類、名稱、數(shù)量和所在地等;
6、遺囑受益人姓名、性別、年齡等;
7、對財產及其它事務的處理意見;
8、遺囑的份數(shù)、保留以及是否有執(zhí)行人執(zhí)行等;有遺囑執(zhí)行人的,應當寫明執(zhí)行人的姓名、性別、年齡、住址等;
9、遺囑制作的日期以及遺囑人的簽名。
二、怎樣訂立遺囑才有效
遺囑的有效要件包括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遺囑有效的形式要件,是指遺囑的形式附和法律的規(guī)定。遺囑的形式若不符合法律的要求,也就不能有效。這里所說的遺囑有效要件,僅指遺囑有效的實質要件。
1、遺囑人須有遺囑能力
遺囑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設立遺囑,以依法自由處分其財產的行為能力。遺囑為民事行為,設立人必須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依我國現(xiàn)行法規(guī)定,只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才有設立遺囑的行為能力即遺囑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具有遺囑能力。因此,遺囑人須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我國《繼承法》第22條的規(guī)定,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人是否具有遺囑能力,以遺囑設立時為準。在設立遺囑時,遺囑人有遺囑能力的,其后雖喪失遺囑能力,遺囑也不因此失去效力。反之亦然。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zhí)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1條中明確規(guī)定:“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
2、遺囑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遺囑必須是遺囑人處分其財產的真實的意思表示,因為意思表示真實是民事行為有效的必要條件。遺囑是否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原則上應以遺囑人最后于遺囑中作出的意思表示為準。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3、遺囑不得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
我國《繼承法》第19條規(guī)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這一規(guī)定屬于強行性規(guī)定,遺囑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的,不能有效。遺囑人未保留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遺產份額,遺產處理時,應當為該繼承人留下必要的遺產,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參照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處理。繼承人是否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應按照遺囑生效時該繼承人的具體情況確定。
4、遺囑中所處分的財產須為遺囑人的個人財產
遺囑既是遺囑人處分其個人財產的民事行為,就只能就遺囑人個人的合法財產作出處置。遺囑人以遺囑處分了屬于國家、集體或者他人所有的財產的,遺囑的該部分內容,應認定無效。
5、遺囑須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民事行為無效。遺囑若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其內容違反社會公德,則也不能有效。
遺囑的內容并不是固定的,訂立遺囑的人不同,最終遺囑中涉及到的內容也不一樣。但最基本的肯定要對遺囑人和受遺囑人的具體情況說明清楚,然后就是遺囑人對自己財產的處分、安排情況。如果遺囑中有遺漏或者沒有處理到的財產,那一般就是按照法定方式來分配了。
口頭遺囑是如何訂立的?
遺囑繼承的范圍是怎樣的
公證遺囑可以不列明財產詳細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合同可以單方解除
2020-12-31開發(fā)商抵押回遷房構成詐騙嗎
2020-11-26八級工傷賠償標準
2021-01-27格式免責條款產生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31孩子可改隨繼父的姓氏嗎
2021-02-22什么是家庭冷暴力,遭到冷暴力該如何處理
2020-12-31贍養(yǎng)費包括哪些費用,贍養(yǎng)費如何計算
2021-02-28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方法是什么
2021-02-28交通事故起訴程序有哪些
2021-01-07欠招行5萬逾期1年怎么處理
2021-02-18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2021-02-03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抵押財產嗎
2021-02-17發(fā)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企業(yè)停產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1-17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干活慢會被辭退嗎
2020-11-29家庭財產險的保險范圍可分為哪幾類
2021-01-10新《保險法》實施將帶來什么
2021-02-05保險公司理賠出院時應注意什么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