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喪失遺囑繼承權情形有哪些
根據《繼承法》的規定,繼承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1、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2、繼承人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3、繼承人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4、繼承人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二、哪些情形下遺囑無效?
遺囑是立遺囑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對其遺產或其他事務所作的個人處分,并于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效力的法律行為。立遺囑人往往希望通過遺囑對身后事的處分來避免繼承人因財產發生糾紛,導致家庭不睦。但有時遺囑立的不規范、或者遺囑內容超出了法律允許的范圍、甚或遺囑難以執行導致遺囑無效,卻容易在繼承人之間產生矛盾。
1、內容不符合法律規定。
2、代書遺囑沒有見證人。
《繼承法》第17條規定了遺囑的形式,不符合法定形式的遺囑效力不受法律保護。
3、老年癡呆被自立遺囑。
立遺囑的人必須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具有立遺囑能力,不能設立遺囑。這樣規定是為了確保遺囑內容確實是立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而不是利益相關人假借立遺囑人之手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遺產處分。
現實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大,會出現智力減退的情況,如罹患老年癡呆等,容易出現按照他人意志自立遺囑的情況。在審理過程中,如果確有明確的醫療診斷結果,證明老年人在立遺囑時已經患有相應的病癥,不具備正常的辨識力,不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那么法院對于這種遺囑的效力是不能認定的。
繼承權除了可以自己主動放棄外,如果具有《繼承法》中規定的法定情形,那么也會導致繼承權喪失,這種情況下可以說是被動的喪失了繼承權。那么之后對該被繼承人的遺產,繼承人也就不能在繼承其遺產。一般在繼承人具有喪失繼承權的法定事由時,那么其繼承權就當然喪失。
繼承權喪失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繼承人喪失繼承權子女能代位繼承嗎
父母遺產繼承權的喪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約條件末履行可以認定合同無效嗎
2021-01-30著作權使用費能否追繳
2020-12-24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生效嗎
2020-11-24委托擔保合同可以單方面解除嗎
2021-02-22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能要回給妻子的彩禮嗎?
2020-11-26數據倉庫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飛機延誤酒店怎么處理,飛機延誤無法按時入住酒店怎么辦
2021-01-16簽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掌握哪些知識
2020-12-10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以房養老保險方式是不是合法的
2021-02-03工程質量保險代替巨額賠償嗎
2021-03-10掛靠車輛該怎樣保險
2020-11-19對投保人不如實申報被保險人年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27承包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28新農村建設拆遷,老房子會無償拆除嗎
2020-12-31門面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