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遺囑人的證明必須要寫嗎?
遺囑不一定需要證明人,比如自書遺囑。
自書遺囑屬于遺囑中的 特殊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17條2款規定:“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注明年、月、日。”根據這項規定,自書遺囑的要求是:
1、須由遺囑人親筆書寫遺囑內容并簽名;
2、須由遺囑人親自用筆書寫遺囑全文;
3、必須注明年、月、日,三項缺一不可。自書遺囑并不需要見證人。但是,打印出遺囑,然后只是簽名,注明年、月、日,它的效力是有爭議的,看具體情況而定,如果有相反證據證明該打印的遺囑并非本人真是意思表示,很可能被認定為無效遺囑。
如果有數份遺囑,經過公證的遺囑效力最高;如果有數份經過公證的遺囑,日期為最后日期的那份遺囑效力最高。最好是能夠自己書寫,應該有個人的筆跡為證。
二、有效要件
遺囑的有效要件包括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遺囑有效的形式要件,是指遺囑的形式附和法律的規定。遺囑的形式若不符合法律的要求,也就不能有效。這里所說的遺囑有效要件,僅指遺囑有效的實質要件。
1、遺囑人須有遺囑能力
遺囑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設立遺囑,以依法自由處分其財產的行為能力。遺囑為民事行為,設立人必須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依我國現行法規定,只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才有設立遺囑的行為能力即遺囑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具有遺囑能力。因此,遺囑人須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我國《繼承法》第22條的規定,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人是否具有遺囑能力,以遺囑設立時為準。在設立遺囑時,遺囑人有遺囑能力的,其后雖喪失遺囑能力,遺囑也不因此失去效力。反之亦然。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1條中明確規定:“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即使本人后來有了行為能力,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后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
2、遺囑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遺囑必須是遺囑人處分其財產的真實的意思表示,因為意思表示真實是民事行為有效的必要條件。遺囑是否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原則上應以遺囑人最后于遺囑中作出的意思表示為準。受脅迫、欺騙所立的遺囑無效;偽造的遺囑無效;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
3、遺囑不得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
我國《繼承法》第19條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這一規定屬于強行性規定,遺囑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的,不能有效。遺囑人未保留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遺產份額,遺產處理時,應當為該繼承人留下必要的遺產,所剩余的部分,才可參照遺囑確定的分配原則處理。繼承人是否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應按照遺囑生效時該繼承人的具體情況確定。
4、遺囑中所處分的財產須為遺囑人的個人財產
遺囑既是遺囑人處分其個人財產的民事行為,就只能就遺囑人個人的合法財產作出處置。遺囑人以遺囑處分了屬于國家、集體或者他人所有的財產的,遺囑的該部分內容,應認定無效。
5、遺囑須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民事行為無效。遺囑若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其內容違反社會公德,則也不能有效。
隨著公民的法律意識不斷的提高,會有越來越多的公民會在生前就訂立下合法有效的遺囑,那么如果在自己發生了意外或者是死亡的情況下財產也是會按照遺囑規定的內容進行分配,同時在訂立遺囑時也是不能有任何的違法行為,否則該遺囑也是沒有任何的法律效力的。
訂立遺囑能不能寫所有財產
遺贈是否屬于遺囑的一種
遺囑繼承是否需要公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企勞動爭議管轄權怎樣劃定
2020-12-29拆遷賠償房產能否抵押貸款
2020-12-28消費者購物時被電擊傷,商場是否擔責
2020-12-24個人侵占集體土地該如何處罰
2020-12-29如何才能正確的規避購房交易中風險呢
2021-02-03公益崗糾紛是否勞動爭議
2021-01-10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什么是傷殘鑒定費
2021-03-15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肖X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民事判決書
2020-11-12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買保險時不如實告知的后果是什么
2021-02-27保險理賠誤工需要打工資流水嗎
2021-03-24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否解除合同?
2021-02-04自家承包地建大棚是否違法
2021-02-23棚戶區模擬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0-11-19違建房屋是否能獲得拆遷補償
2021-03-24保障房建設資金渠道再度拓寬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