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中的遺囑規定是怎樣的?
根據民法的規定在訂立遺囑時必須要是財產所有者根據自己的意愿,行政院院會將通過《民法》親屬篇修正案,這次修正有攸關民眾制作遺囑切身課題。據了解,由于諸多名人過世,子女爭產時都拿遺囑內容真假對簿公堂,這次修正針對遺囑制作,要求立遺囑人不得用蓋章、指印、十字等其他符號來替代,塬則必須親自簽名,以杜絕爭議,因簽名比蓋章更真實,蓋章可以偽刻印鑑,但簽名可凸顯個人特性。
二、沒公證的遺囑兩年作廢是否真實?
1.第一種情況是遺囑當中對其他人有著遺贈的行為。對于這個遺贈的行為,不是到什么時候都有效的,而是有一定的期限限制,這個期限限制是給受遺贈人的。
我國的繼承法當中已經明確規定了這樣的情況,遺囑當中如果有遺贈內容的話,受移送人必須在知道遺囑,并且遺囑發生效力之內的兩個月之內,對于自己接受遺贈還是不接受移送作出明確的表示。
不管要不要,這份遺產,都必須向相關部門和遺產的分配者作出表示,如果兩個月之后沒有做出表示的話,就是默認為不接受遺贈。那么這份財產的所有權就不發生轉移,由法定的繼承程序來進行分配。
2.對于繼承人的正常繼承來講,也是有著一定的時間限制,但是這個時間限制是提起訴訟的年限。
正常的繼承人來講,在知道遺囑并且在遺囑生效之后的兩年之內,可以向相關責任人或者是侵權人提起訴訟。當然,這個兩年的期限是指接受遺產繼承的人知道了自己的權利被侵犯的時候開始計算的。在知道了之后的兩年之內,可以合理地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兩年之后沒有合理的理由再提起訴訟的話,法院是不予受理的。
在我國,任何的民事訴訟都有一個最長的訴訟期限是20年。關于遺產繼承的訴訟同樣也有著這樣的期限,也就是說,在20年的時間內都可以提起訴訟,只不過這個20年的時間是在出現了一些意外情況,導致原告沒有辦法上訴或者是其他因素導致上訴困難的情況下才能使用的。
遺囑在訂立時,都需要由財產的所有者按照自己的意愿獨自處分,若是沒有法律知識,那么也可以委托律師訂立遺囑。一般來說,若是在遺囑訂立之后,按照民法的規定,想要將遺囑辦理公證手續的,也需要聘請與該遺囑分割無關的兩個見證人。
公證遺囑優與其他遺囑嗎
沒公證的遺囑兩年作廢是否真實?
遺囑繼承是否需要公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宣告破產后還能起訴嗎
2020-12-13政府可以實施強制拆遷嗎
2021-02-05拆遷安置房可以貸款嗎
2021-02-25對行政賠償數目不服要怎么做
2021-03-07告別人到法院要花錢嗎
2020-12-22公司法司法解釋四有哪些新內容
2021-01-18買房交了定金怎么寫收據
2021-03-05合伙企業財產是怎樣分割的
2020-11-21特殊合同的訂立方式
2020-12-03拖欠工程款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1-01-24哪些民事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2020-11-20不動產權證書辦理費用是怎樣的
2020-12-01民事侵權損害賠償范圍
2021-01-15二審法官還會給調解嗎
2021-03-23撤銷仲裁裁決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7遺產的范圍有哪幾種
2020-12-09業主實現共有物權有哪些形式
2021-03-23房屋中介違約應該怎么賠償
2021-01-04員工的試用期工資是多少
2020-11-10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