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繼承人如何確定
法定繼承人的范圍是指法律直接規定在被繼承人無遺囑或遺囑無效時能對遺產享有繼承權的人的范圍,在法律所規定的這個范圍中的人即為法定繼承人。我國法律規定,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法定繼承人。
(1)配偶。配偶包括經確認有效的事實婚姻中的配偶;已經進行結婚登記但尚未同居或新婚不久一方死亡其存活的配偶;感情不和一審法院已判決離婚,在上訴期間一方死亡其存活的配偶。
(2)子女。子女包括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養子女以及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
(3)父母。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
(4)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包括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還包括養兄弟姐妹,有撫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也就是說,在繼承中,配偶、子女、父母的繼承權優先于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只有配偶、子女、父母均已死亡或他們放棄了繼承權時,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才有權繼承死者的遺產。
另外,為了鼓勵喪偶兒媳、女婿積極撫養公公婆婆、岳父岳母,我國《繼承法》第12條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二、按照法定繼承分割遺產的情形
法定繼承是與遺囑繼承相對稱的一種繼承制度,是指繼承人的范圍、順序以及遺產的分配均由法律直接加以規定的繼承。也就是說,法定繼承意味著遺產如何分法律說了算,而在遺囑繼承中,遺產如何分是被繼承通過遺囑說了算。一般來說,被繼承人未立遺囑或者遺囑無效,則按照法定繼承處理。
我國《繼承法》第27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產中的有關部分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1)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的;
(2)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
(3)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人死亡的;
(4)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的遺產;
(5)遺囑未處分的遺產。”
法定繼承人主要可以分為兩類,包括第一順序繼承人與第二順序繼承人,其中在通過法定方式繼承遺產的時候,首先由第一順序繼承人來繼承,而第二順序繼承人則是不能繼承遺產的。要注意,死者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其實并不在法定繼承人之列。若要繼承遺產,則可以通過遺贈的方式進行。
代位繼承人死亡后由誰繼承?
被繼承人的債務應該誰來清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款清交房什么意思
2021-02-17租客不交租金可以報警嗎
2021-02-05被燙傷的醫療事故如何鑒定
2021-01-11在什么情況下,軍人婚姻不會受到法律保護
2020-11-21賣方逾期交貨能雙倍要求返還定金嗎
2020-11-27女方扔下哺乳期孩子違法嗎
2021-02-09收到執行裁定書怎么辦
2021-02-20財產保全是名下所有財產嗎
2021-01-29被公司騙了簽了工傷賠償協議怎么辦
2020-11-26用電人不注意安全用電,在合同法上可能面臨什么后果怎么規定
2020-12-10企業單方變崗調薪的行為應該如何認識
2021-01-24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0-12-19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抵押房產保險費發票可以抵扣嗎
2020-12-05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31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1-12拆遷維權的最佳時機是什么時候
2021-03-18房屋拆遷要如何進行安置
2021-02-14